我们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过成功

我们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过成功

 红尘之眼 红尘之眼 2024-03-30 00:01 

凡深邃的目光,都会邂逅上“红尘之眼

↑↑↑关注我们哦~

图片
「院子杂谈」

 

文 | 院子

编辑 | 院子

如果将现代文明社会切开,在其横截面会看到层次分明的分层。最底层是原始的力量,第二层是国家,第三层是国家所提供的规则、秩序和权利边界,第四层是市场经济活动。市场本身就是现代社会体系所提供的公共产品。

最底层的原始力量,永远都在博弈,经过充分的博弈之后,最终会达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动态平衡分两种:要么一家碾压其他,要么谁都动不了谁。达成平衡之后,形成秩序,形成合法的权威,并制定出规则,这就是国际秩序的来源。

只有达成平衡之后,产权规则才能被确定下来,产生清晰的产权。清晰的产权,让人们拥有了稳定的回报预期,让人们放心交易,刺激人们创造财富的热情,形成国际市场。

历史上,国家间那么多战争,其本质,争夺的是产权规则的制定权。自由市场实际上是由战争塑造出来的,战争与市场从来都是人类社会的一体两面,在漫长的历史中,几乎每一次市场大繁荣都是由战争所孕育的。

国际秩序和国际市场的底层机制,大致如此。

如果从非常宏观的历史层面看,过去的500年,是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的巨大对碰。

在明朝之前,我们一直是陆权霸主。陆权国家,一个核心是对商路的控制。元朝的强大军事力量实际上是为了服务于商路的控制。元军力量所覆盖之处,主要是控制贸易节点,控制物流,从而控制整个商贸路线。元朝的军事力量一直覆盖到欧洲,因此元朝拥有横跨亚欧的陆上商路。

陆上商路体系存在一个软肋,就是它上面的每个节点都是重要节点,只要一个节点被击破,会拖垮整条商路,因为无法形成闭环的商路会马上失去了价值。

陆上商路的软肋后来就成了元朝帝国体系的致命弱点,元的商路崩塌后,马上引发帝国的财政危机,而支撑帝国的基础是财政,很快帝国的根基就跨掉了。

朱元璋完成了王朝的交接,继承不仅是元朝的版图,更重要的是继承了元朝的贸易体系。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更是拼命地做大贸易体系。

放眼当时的贸易体系,嘉峪关外最重要的七个贸易节点均由由蒙古贵族管理,这是保证丝绸之路畅通的关键。为此,朱棣不惜五次亲征,都是拿漠北弱小的一股势力阿鲁台出来征伐一下,其真正的目的是在向七个贸易节点的蒙古贵族展示军事力量的覆盖范围。

虽然每次亲征都动用几十万大军,耗费巨大,但对于维护整条漫长的陆上商路来说,这算是成本相对较低的方式。

到了明朝,中国在陆权争夺上已经拥有了几千年的经验。这个时候,西方国家悄然开辟了一个新赛道,那就是海上商路。

海上商路的逻辑跟陆上商路完全不同,海洋里没有什么险关隘口,不存在什么咽喉要道,后勤补给也比陆军要简单得多。

15世纪末,西班牙由于常年通缩,被锁死在“内卷化”里面,急需黄金来解锁。1484年,哥伦布雄心勃勃计划开拓东亚的新航线,由于向东的路被死对头伊斯兰世界堵死了,哥伦布带着几百个死囚组成的冒险队向西找黄金,最后发现了新大陆。

在美洲大陆上,土著还停留在旧石器时代,西班牙人经过了思想启蒙,文化复兴,科技发展,还打了八百年的仗。西班牙人毫不手软地进行大规模血腥屠杀,经常出现几百个西班牙人追着几万美洲土著在猛砍的情景,就这样打下大量的殖民地。

1554年,西班牙人在美洲的玻利维亚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银矿山,殖民者为西班牙源源不绝带回了巨额的财富。在随后的100年里,超预期的回报驱使越来越多的王公贵族和资本家投资新大陆的开发。他们在那里一共挖出了近2750吨的白银,约7400万两左右。白银开采的规模越来越大,16-18世纪,约有10万吨以上的白银被开采出来并流入欧洲。

这就是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的第一阶段。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英国,主要是依赖大英帝国的海军,横扫西班牙、荷兰、法国,构建出全球大市场的天量需求,这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础,要不,英国大规模生产的工业体系所输出的产能根本没有去处,没有天量的需求,大规模生产没有意义。

英国是西方现代化的第二阶段,随着日不落帝国的形成,全球的运行体系基本由英国来支配。

接棒英国的是美国。引领了电气化时代,流水线作业时代。

总的来说,过去的500年一直是海权时代,西方现代化也经历了三个阶段。海权时代,海路就是商路。茫茫大海,承托了全世界所有的资源流转,包括物流、信息流、科技流、人流、资金流等等。

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中国一直持着一手的好牌。南宋时期,我国已经掌握了远程航海技术。靠着“海上商路+陆上商路”这样的符合商贸体系,南宋创造出当时世界2/3的GDP,南宋的国土仅是后来大明王朝的1/3,但财政却超过了大明的25倍。

元朝在开国后,原封不动接管了南宋一百五十多年的海上力量,又招安了福建泉州蒲氏家族,在海上穆斯林商团的强力支持下,军事力量覆盖了整个海洋商路。

但是,中国人受农耕文化熏陶了好几千年,在中国人的整体思维设定里面,大陆思维太重,缺乏海洋思维。大陆思维和海洋思维是天差地别的:大陆思维,是谨守静谧如光的已知;海洋思维,是追逐波涛汹涌的未知。

到后来的大航海时代,大航海商业的本质是跟陌生人打交道,跟未知世界打交道,跟不确定性打交道。大航海时代席卷全球的时候,大航海商业所产生的宗教和伦理让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产生剧烈的恐惧感。为了对抗这种恐惧感,后来的明清统治者们纷纷选择了严厉地管控海洋贸易,海禁的本质是管控所有不安定的思想因素。在“面向大海,还是与大海为敌”的历史选择题上,他们做错了选择。

总得来说,海权力量主宰世界五百年,陆权力量一直处于受打压的状态。陆权对海权的挑战者代表是俄罗斯,但俄罗斯挑战了200多年并没有成功。

现在处于五百年之大变局,陆权时代准备接棒海权时代。

中国崛起之后,陆上丝绸之路,串起了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家,形成资源非常丰富的陆权力量,逐渐对海权国家形成有力的挑战。

现阶段,陆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伊朗同时受到美国的打压,陆权力量只能选择抱团,捆绑在一起,形成了陆权联手的力量。

陆权力量的崛起,主要突破的方向有两个:一是力量覆盖;二是国际认同。海权力量在这之前已经将世界的势力范围基本划定了,陆权力量的每一寸突破,都会触动列强的传统利益,改写世界的格局。一寸寸突破累积到现阶段,陆权与海权从博弈走向了摊牌。

陆权联手的第二大变量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远东地区整整500万平方公里,资源、矿产非常丰富,俄罗斯又没有开放能力,这与中国形成很好的互补,但俄罗斯对这一块一直很防范。

另一边,俄罗斯用了两百多年来融入欧洲,但一直无法融入,俄乌战争,让俄罗斯对欧洲彻底死心。现在,俄罗斯可能会考虑对中国开放远东地区,从防范走向拥抱。

随着陆权时代即将到来,亚欧大陆一体化将成为大趋势。中吉乌铁路,旨在开辟一条连接欧洲与波斯湾国家的新运输通道。2022年,俄罗斯给中吉乌铁路开了绿灯,让这个停滞了25年的项目得以重启。2023至2024年,中吉乌铁路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最近,吉尔吉斯斯坦已拨出5亿美元资金作为启动资金。

中亚五国,地处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位于连接亚洲与欧洲的关键交通要道上,向北直接深入到俄罗斯的腹地。同时,中亚五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2023年的中亚峰会,一个重要议题是巩固中亚作为亚欧大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发展中国到中亚,再到南亚,中东,欧洲的铁路联运线路。这些运输线路的建设,势必会而加强亚欧大陆的贸易和经济联系。

2017-2021,沙特公共基金在中国的股权投资122亿美元,占海外股权投资的20%,投资对象包括小红书、作业帮、瓜子二手车等等。

2023年二季度,美国企业对华增投资2亿美元,跌了9成多,但中东资本跻身多家上市公司的前十股东。

阿联酋的穆巴达拉投资公司来到了北京。投资了boss直聘、快手、京东、小鹏等80多个项目。阿联酋的阿布扎比投资局,投资了蔚来和字节跳动,其中单单蔚来就投资了11亿美元。这几年,中东资本悄然进入中国,不断加仓中国。中东资本的背后,大都站着是中东主权基金。中东主权基金,占全球主权基金的36%。全球十大主权投资基金,中东占了四家。实力跟华尔街旗鼓相当。

中东资本大规模转向中国,俄乌是一个关键转折。瑞士放弃了几百年的中立地位,冻结或没收了俄罗斯在瑞士三分之一的资产,欧美国家这两年一系列超乎人们心理预期的操作,让中东富豪们逐渐没了安全感,纷纷撤离欧美金融市场。他们需要寻找一个政治、经济、金融稳定,产业链扎实,而体量又足够大的市场,因此,中国成为了他们最佳的目标。

紧密的经济和贸易关系,是一个双向的奔赴。除了金融投资,在产业方面,中国和中东已经有了很多深入的合作。

沙特的红海新城,2.8万平方公里,想当于4个上海大小。全部采用新能源。主要是光伏储能。这个巨无霸项目的五大电站全部由中国企业负责建设。光伏组建和储能系统主要由中国企业提供。中东沙漠遇上中国过剩的光伏产能,天合之作。

中国企业在中东的耕耘,远不止新能源。商汤科技,就智能城市和数字文娱跟中东展开了深入的合作。阿里云在沙特首都建立了2个数字中心。未来,将增加到18个数字中心。

中国与中东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中国进口大量的中东石油,中东进口大量的中国商品,如果直接用人民币结算,将大大便利双方的进出口贸易和投资。因此让人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出很大的憧憬。

人民币国际化,主要看外国人是否愿意接受人民币支付,外国人拿着人民币能不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能不能找到收益率比较高的投资项目。如果这些事情都做好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将会迈得更大。总之,未来如果用人民币结算石油,想象空间是无限的。

人民币国际化,并不局限于中东,一直在积跬步。2023年初,中法液化天然气以人民币进行了首单结算。同年,巴西签署了人民币结算协议。俄乌冲突之后,俄罗斯更是敞开怀抱拥抱人民币,欢迎中国以人民币购买能源。

尽管人民币要实现真正的国际化,还需要过很多的关卡。现阶段的人民币,对于外国持有者来说还只是相当于购物卡,在中国这个大商场里购买商品。这个商城已经有丰富的日常用品,但不能用来理财,不能拿去外面吃饭,不能拿去旅游等等。如果要出售购物卡,就得打折转让。

不过中国正在扩充自己的货物架,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货物,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多。比如昨天刚出炉的小米汽车、高铁等等,未来可能还有飞机、芯片。千里之行,始于跬步。

除了经贸关系,世界的地缘关系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沙特和伊朗,在宗教上有世仇,一直都在争夺宗教上的影响力。但这几年事情有了转机,两个国家都相信在新能源上跟中国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在中国的牵线下,恢复了外交关系。在这个事件的影响下,马尔代夫和伊朗恢复了外交,突尼斯和叙利亚也恢复了外交。

和谐的中东,背后意味着美国影响力在持续转弱。因为美国的战略,向来都是激化中东内部的矛盾,以维持美国在中东的掌控。

沙特和伊朗和解之后,沙特的能源政策越来越不受美国牵制。一个证据是最近石油输出国出人意料的减产。对美国来说,最理想是石油输出国增产。一可以减缓美国的通胀,二可以减少俄罗斯的石油收入。石油输出国出人意料的减产,相当于捅了美国一刀。

美国力影响力的转弱,并不仅限于此。尽管美国发言人宣称:“不用美元结算,是对美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侵犯。”但几十个国家签署了本币结算协议,掀起了去美元化的浪潮。马来西亚也提议,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去年,美国宣布提高国债上限后,16个国家相继减持美国国债。种种迹象表明,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不断涌现出新的变量。

所谓大变局,就是旧的秩序逐步解体,新的秩序逐步建立。陆权时代接棒海权时代,中间会经历很激烈的博弈,但最终会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到时,亚欧大陆将成为了中国基建的巨大承接。中国磨练了几十年的基建能力,已经在东南亚、西亚小试牛刀,像印尼的高铁、卡塔尔的世界杯场馆等等,但巨大的能量将在亚欧一体化的时代集中爆发。

不过话说回来,所有美好愿景的实现,都不能寄望于上天的馈赠,都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扛得住激烈的博弈,一直扛到历史正确的那一天。

今年,我们成为了第一个货币供应量超过300万亿的国家。不过剔除企业定期存款和居民全部存款,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仅是66.5万亿,在货币总量中占比为22%左右。从这个数据看,企业把钱拿在手里,不怎么投资了;家庭也不怎么消费了,将钱都存起来,2020至2023年,家庭净增存款近60万亿。

新增货币流不进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生产指数消费指数都会趋向低迷。物价低迷,很多人认为东西便宜了,终于买得起了,对过日子来说是好事。实际物价低迷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好事。物价低迷,商家和厂家都卖不动,企业会降薪裁员,物价会一步低迷。时代的尘埃,最终会变成压在每个人身上的大山。

这几十年,我们一直都采用投资拉动经济,因此我们的消费占GDP的4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0%。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就是人们牺牲消费,把收入变成储蓄,银行压低长期利率水平,将钱贷给企业做一些重资产投资。

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给了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很大的支撑。人们高昂的储蓄意愿,又给了特色的银行体系很大的支撑,存款利率保持在3-4%,银行以更高的利率贷给国企、贷给居民做按揭、通过信托等通道以高利率贷给民企等。

现在,这个模式的边际递减效应开始显露出来了,2008年,投资的回报率15%,现在是5%。传统的生产三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现在,这三要素都推不动了。

一个系统,如果输入无法加大,只能通过提升效率来加大输出。在资本积累、劳动力无法加大的情况下,只有提高生产率,才能加大经济体系的输出。

提升经济系统的生产率,选择不多,除了大家熟知的科技创新,还有就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就是对系统进行优化,释放生产效率。比如,户籍让大量农民无法更好地融入生产效率更高的城市。有了户口区隔,同一个城市,分出两大群体。没有城市户口,只能用更高的价格,购买别人基本的福利。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就无法真正释放出生

产效率。通过制度创新,会加大“输入-输出”的效率,塑造出更加强大的效率综合体。

从全球的资源配置视角来看,将中国作为生产核心,这种协作模式最高效,亚欧一体化,会强化这种协作模式。从历史进程看,世界权力中心脱离亚欧大陆本就属于非常意外的小概率事件。权力中心回归亚欧大陆,是历史趋势的必然。

站在这一节点上,我们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过成功。每个人应该融入时代大趋势,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戏份。

全文完,您如果觉得有收获,请点赞和在看,欢迎转发。

识别关注我

大号“红尘之眼”
图片
小号“红尘之眼2”
图片

 喜欢作者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