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万多字,写到一半人已经晕了…….许多已经想好的框架和结论结果
写到最后都忘记了,对文章增补如下:
增补一:南北朝的意义是什么?
300年的战争与分裂,从五胡十六国到南北朝,这段历史对于中国的意义是什么?
可以说,没有这300年的融合,就不会有绚丽到夺目的盛世隋唐。
盛唐,和宋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比大宋,大唐有强悍得多的武力与广阔空间;
比大明,大唐有更多姿的色彩与自由,完全开放的挥洒自己的个性;
比元清,大唐有远为澎湃的自信与包容;
…..
大唐,完全吸收了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两种优势,兼收并蓄,有着农耕文明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的生产力,高效能的管理效能,同时,还有这草原文明强烈的进取心和优秀的机动性,这两者的融合,让大唐的军事能力和拓展能力无比强大,同时,通过成熟的都督府对边远地区进行有效的控制。
唐太宗、唐高宗、唐代宗等被称为「天可汗」,即天下之共主。
盛唐的澎湃自信,让其成为了真正全球的中心,在贞观时代,各种皮肤,各种语言的外国人无限崇拜的来到这里并长期定居,在鼎盛时期,七十多个外交使团,三万多个外国留学生,同时在长安学习……..
大唐的疆域,最鼎盛时达到了1250万平方公里以上,所遗憾的是,其最后的衰落,是因为已经达到了古代文明的技术与管理能力的极限。
我们今天所谈到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我看来,复兴的基础,就是梦回大唐,全球无可比拟的巅峰。
增补二:苻坚的失败;
对比孝文帝的以均田令为中心的经济制度改革,从苻坚的角度看来,他只是简单的将各民族放在一起,将各个部族聚集在他的麾下,依托他的个人魅力与军事才能来维系统治。
在宽容和平等的背后,各部族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苻坚依然是以「部落联盟制」的模式在管理中原地区,只是旧汉族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部族,各民族并未实现有效的融合……
所以,在苻坚淝水之战失败之后,很快就会到了老样子,所有的部族再度分崩离析。
增补三:激进的改革与被低估的孝文帝;·
在后世,很多人评价认为孝文帝的民族融合政策过于激进,导致35年之后北魏再度分裂。
其实我认为孝文帝的最大问题是…..活得太短了,不到33岁就已经去世,如果他能多活10年到20年,历史将完全改写,完成统一大业的也许未必是孝文帝,但就极有可能是北魏。
和秦始皇一样,对一切都很自信,结果没有想到在完成统一大业10年左右就离世,甚至没有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当然也没来得及巩固自己的功业,如果多给5年时间,历史也同样将完全改写。
孝文帝开启了真正的融合时代,打造草原与中原两种文化的二元型政权。
他的改革,如果一定要找问题,那就是将六镇排除在门阀之外,没有做好权力平衡,导致他们没有动力去有效的拱卫中央集权,但还是那句话…..如果再有10年的时间,孝文帝不会留下这个历史隐患。
第一部分:是蛮族的征服还是归顺?从鲜卑皇帝禁止说鲜卑话开始谈起;
第二部分:什么是中原文明?
第三部分:为什么会出现五胡十六国?3件事情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第四部分:是劫掠还是建立帝国?游牧民族的困惑?
第五部分:谁是中华文明的正溯?对佛教的态度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第六部分:匈奴人刘渊的借壳上市;
第七部分:羯族石勒,推开汉化的那扇大门;
第八部分:氐族苻坚,潜心学习的汉学家,雄才伟略却又妇人之仁的英雄;
第九部分:均田令,奠定了民族融合的经济基础。
第十部分:中国强大的基因来自哪里?
第一部分: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中国古代游牧民族。
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定都盛乐,也就是今天内蒙古的林格尔县,建立北魏。
经过53年的努力,征服后燕,大破柔然,到公元439年,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焘,先后平灭胡夏、北燕、北凉等国,结束了长期战乱,将大部分的中国北方统一。
如果这一幕的历史发生在欧洲,历史学家一定会写道:蛮族的征服。
但是在中国,历史的走向却完全不同。
公元490年,23岁的拓跋宏即孝文帝亲政,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力排众议,迁都洛阳。
在洛阳,拓跋宏快速推进了一系列的政策,全面而激进的推进中原文化与制度:
学习汉语,在朝堂之上禁止说鲜卑语;
将鲜卑族的鲜卑复姓改为单音汉姓,拓跋宏自己带头,改名为元宏;
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
所有的礼仪,小到丧葬婚嫁,大到朝堂制度,全部改用汉制,并大量任用汉族官吏;
无论是鲜卑族还是其它少数民族人民一律必须改穿汉人服装,朝廷百官必须穿汉族官吏朝服;
………
拓跋宏也就是元宏的这一些列措施,引起了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但是元宏绝不允许任何商量的余地,铁腕推进一系列政策,决绝到譬如在朝堂内发现任何官员讲鲜卑话,即刻免职。
这一幕在全球历史上,只会在中国出现。
武力强大的民族征服了其它民族后,随后放弃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人们会心生疑惑,到底是谁征服了谁?
第二部分:
拓跋宏,鲜卑族优秀的政治家,改革家,但是今天,我们要说他是中华民族的杰出英雄。
公元304年,西晋灭亡,从此之后一直到589年隋统一全国,中国迎来了长达285年的大分裂时代,这285年也被人称为血时代,因为战乱与纷争似乎是历史的主线,在长达近3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在打仗,很多王朝从建立到覆灭往往就几年时间,中国北方先后建立了20多个政权,长期战乱,人民生活流离失所,朝不保夕…..
但也就是在这近300年的时间,中华文明得以重塑与新生,全面焕发了生机与力量。
拓跋宏,母庸质疑,是极其优秀,敢于改革的政治家,不过在长达285年的时间内,如他一般优秀的皇帝,层出不穷,他们可能出生不同,文化不同,年代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
谁如果能真正学会中原文化,并真正融会贯通,谁就是华夏文明的正朔,就可以结束战乱,统一河山,建立强大的帝国。
那究竟什么是中原文明呢?
儒家文化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原文明的根基,的确,如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立即表示「尊孔」,下令加紧修建孔庙祭孔,又给拨付孔子后裔土地与银钱,并鼓励所有人祭祀这位文化的开创者。
在今天,儒家文化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
很多人认为儒家的思想依然具有很强的先进性,甚至要求小朋友学习古代的儒家思想、文学与礼仪。
也有很多人,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的糟粕与毒草,认为近代中国的落后,尤其是1840年后被列强所欺凌,都是拜儒家文化所赐。
那么儒家文化究竟好不好?
我们看任何一件事物,都不能脱离时代的背景。
首先我要说的是,传统的中原文明并不等同于儒家文明,而是孔子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创立后,被后续被历代统治者所吸收与优化,基于儒家文化的一整套礼仪、思想、制度、价值观的古代管理秩序。
至于儒家文化究竟优秀与否,可以说实在是太优秀了,至少领先了同时代的欧洲近2000年。
在农耕文明时代或者说在古代文明中,在这个前提下,儒家文化是最优秀的存在。
公元前500年儒家文明诞生的时候,孔子和同时代的百家,在思考我们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社会制度,而欧洲还拜倒在「神」的脚下。
今天我们还可以说2500年前的「诗经」、「尚书」、「仪礼」、「乐经」、「春秋」这些是不朽的有哲学借鉴意义的经典,在西汉将儒家文化作为核心秩序的时候,几百年后的欧洲却选择信奉了上帝,开启了教廷与皇权的长期纷争。
在全球历史上,中华文明能在80%以上的时间长期处于世界之巅,这是因为儒家文明匹配了大一统的政治纲领,提供了系统而高效的管理秩序和伦理依据。
所以,在公元304年之后,匈奴、鲜卑、羯、羌、氐等少数民族之中的优秀统治者们,都非常的清楚,要想真正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大帝国,就必须要系统而完整的学习中原文化。
第三部分:
在古代,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将中国分割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条线,基本就是长城所在。
这条线以南的气候与土壤,适于种植,是农耕型的大一统帝国,管理方式是编户齐民,追求的是礼法与秩序;
这条线以北适合畜牧,人们无法在一个地方产期定居,采用的是部落联盟制,一旦遭遇天灾就无法保证温饱,就会南下抢劫,崇尚的是武力。
而在东晋开始,几件事情,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首先,根据竺可桢的「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指出,中国迎来了一个近300年的降温期,气温快速变冷。
在古代中国,中原王朝往往在气候温暖的时候容易出现盛世,而在气候寒冷的时候出现乱世,这是为啥呢。
因为气候温暖的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水草肥美,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用自己生产的动物制品和中原去交换盐铁等产品,犯不着到中原去抢劫。
毕竟,虽然抢劫收益高,但风险也高,搞不好命就没了。
而一旦到了气候严寒的时候,不仅找不到水草,搞不好牛羊都被冻死了,既然自己都要被饿死了,游牧民族就会铤而走险,袭扰中原。
而南北朝的300年,就是游牧民族「抢也得抢,不抢也得抢」的时候。
其次,马镫出现了,这可以说是中国的第5大发明,改变了世界。
西汉时,发明了布马镫;
三国时期,有了单马镫;
而晋代,双马镫开始广泛的运用于军事。
没有马镫的时候,骑兵仅仅是跑得快,因为他要一直抱着马的脖子不让自己摔下来,有了马镫,骑兵的战斗力猛然增加了10倍以上!
马镫最大功能是可以解放双手,骑兵始可以靠双脚控制平衡在马上冲、刺、劈、击,大大提升了骑兵战斗力,真正做到人马合一。
这个发明,是非常不利于农耕文明的,我在汉代篇讲过,在中原文明的技术没有突破前,或者没有有效的组织,正常情况下农耕民族是打不过游牧民族的,一来是职业加成,二来就是因为良马的产出,马匹,对于农耕文明来说只是身份的象征,而对游牧民族来说,是普遍的生产资料。
而马镫的发明,进一步拉开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战斗差距。
其三,腐朽的西晋「得国不正」,篡魏而立,这点和靠盛世武功建立王朝的秦汉甚至三国的魏蜀吴都完全不同。
晋武帝本身出于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政风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最终和世族大家搞成了一个「贵族联邦政体」,皇权昏暗,内部问题都无法解决,更别说面对虎视眈眈的游牧民族。
西晋末年,司马家族想依靠分封诸侯弹压各地士族,结果爆发「八王之乱」,内乱四起,于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匈奴、羯、氐、羌以及鲜卑五个少数民族内迁,开始了疯狂的劫掠。
当时的西晋,内有如李特流民起义,士族腐朽无能,皇权衰落,简直不堪一击,很快就被游牧民族打得落花流水,中原大地烽火四起。
公元316年,长安失守,匈奴几乎控制了整个中原,东晋灭亡,五胡十六国的大分裂时代到来了。
第四部分
此时,针对几乎是权利真空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想抢劫,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很快问题摆到了他们面前。
是抢劫后带着丰厚的战利品回草原?还是留下来统治中原?
如果是统治中原,是持续抢劫,还是建立一个帝国?
因为游牧民族的部落联盟制,是完全无法在中原地区进行有效管理的,除非将整个中国北方变成大草原去放羊。
否则怎么办?让农民去逐水草而居去种田?
此外,这个时候的中国北方,毕竟汉民族的人口依然是占绝大多数。
此时,距离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已经过去了近500年,中原文化早已深入人心,几乎所有有才能有雄心壮志的游牧民族统治者,几乎无一例外的选择了一个方向:
宣称自己才是中原文化的继承者,是华夏文明的正溯,并如痴如醉的学习儒家文化。
这一幕非常诡异,可以说,作为游牧民族的「入侵者」,对中原文化的虔诚与膜拜,远远的超过了当时的南朝。
第五部分
南北朝时期因为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在这个时候,宗教快速成为了人们的安慰剂,佛教在这个时候广为流传。
在南朝,佛教的教义与推崇清谈和玄学的士族阶层快速融合,成为他们风靡一时的信仰和广为流传的「时尚」,佛教的兴盛程度远远超过了儒教与道教,到了梁武帝时期,南朝寺庙多达3万座,僧尼超过300万人。
而梁武帝带头信仰佛教,差点就将佛教作为了国教,他不仅亲自做监理,修建了10多座大型寺院,而且主持开办了多场大型的水陆大斋、无遮大会,使得佛教救苦救难的形象,很快就在民众心中树立了起来。
为了表达自己敬佛之心,梁武帝居然异想天开,四次舍身同泰寺为奴,甘愿为僧众服务:
每次皇帝花样作死,最后都是群臣花了一亿制钱,才把他给请回去继续工作。四次舍身,给同泰寺带来了四亿制钱的巨额收入。
可是佛教在北朝,却遭遇了完全不同的境遇。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听说佛教盛行,了解佛教的宗旨和缘由后勃然大怒,开展了长达7年的灭佛运动,烧毁佛经、捣毁佛像。
为啥呢?
原因是寺院不用缴纳赋税,出家人可以免除徭役,大家都出家了,北魏的「统一天下的宏图伟业」谁去完成?大家都听佛祖的了?谁听皇帝的?
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
佛教?那不是印度胡人传过来的文化思想吗?
我们北魏是华夏文明的正溯,信仰的是儒家文明,我们怎么可以信奉胡人的旁门左道?
这一幕在北周武帝宇文邕期间也同样发生,他专门举行了七次辩论大会,最后定儒家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
但是周武帝想想还是不甘心,觉得如果这样,自己信仰华夏文明不纯粹,于是下诏说:佛道两家,经像皆毁,沙门道士,一律还俗为民全部佛教财产,散发给臣下,寺观塔庙,分赐给王公。
这就是灭佛令!
嗯,所以…….一度认为是华夏文明正溯的南朝,印度传过来的佛教广为流传,风头压过了儒教和道教,皇帝带头舍身入寺修行。
而被南朝认为是胡人统治的北朝,却坚定的认为自己才是华夏文明的正溯,绝对不允许胡人的宗教在自己的地盘传播,因为儒家文明才是纯净的文化。
所以,你觉得谁是正溯?
公元304年到589年,长达近300年的大分裂时代,如果一定要在狼烟四起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一条主线,那就是胡人思考与探索如何成为中原人,并学以致用,努力成为华夏文明正朔的历程。
第六部分:
第一个出场的是匈奴人,他说自己姓刘,叫刘渊,是大汉王朝的继承人。
因为匈奴的冒顿单于与大汉和亲,迎娶了大汉宗室的公主,所以,冒顿单于就是大汉的女婿,而自己就是大汉的外孙…….
反正就是这么个逻辑。
而刘渊,的确是大汉文化的铁粉,他从小生活在洛阳,饱读诗书,对史记和汉书可以说倒背如流,虽然是南匈奴单于的孙子,左贤王的儿子,但刘渊从来都认为自己比汉人还汉人。
公元304年,刘渊率领匈奴人自立为王,众将领说到:以陛下的雄才伟略,必然可以光复匈奴的伟业。
结果刘渊马上回复到:
匈奴的伟业,匈奴的伟业有个屁好恢复的,我要学就学汉高祖,统一华夏!
于是刘渊建年号为元熙,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额,反正这辈分也挺乱的。
刘备万万没想到,他没完成的梦想,居然被一个匈奴人差点就实现了……
接着刘渊重用汉人,署置百官,任命刘宣为丞相,以崔游为御史大夫,宗室刘宏为太尉…….
刘渊,可以说是五胡十六国里面的第一个精汉,就是精神大汉人…..
他认为,只要自己打起了大汉的旗帜,加上雄才武功,自然可以统一中原,但是哪里有这么简单的事情。
华夷之辩,胡汉矛盾,草原文明和中原文明的冲突已经数千年之久,你说你是汉高祖的女婿就是了?别人凭什么信你?
而刘渊自己信奉大汉文化,可部属和子孙们信奉吗?他们完全不理解这一套,认为这简直是找人做野爹,没事找抽。
到了刘渊的继任者刘曜,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改国号为赵,再也不愿意祭拜大汉宗室,而是重新认祖归宗,回到了冒顿单于的后代。
于是,匈奴的血性暴虐快速的复活了,到了第三代皇帝刘聪,开始恢复成了草原抢劫犯的本性,用部落头领的那一套来管理中原,纵情声色嗜杀成性。
抓到了晋怀帝后,让他在自己的宴会上做服务生,为自己端茶倒酒,所有的中原旧臣看到失声痛哭,刘聪勃然大怒,认为汉朝依然是民心所向,一刻都不能容忍,诛杀了晋怀帝…….
刘渊所建立的前赵,注定就长久不了,最终尖锐了胡汉矛盾,加剧了民族仇恨。
匈奴人失败了,他们的恢复汉室仅仅是做了一个样子,用的仅仅是大汉的壳,干的还是草原游牧民族的事,前赵政权存在不过仅仅25年而已。
第七部分:
第一个真正想学习大汉文化,进行胡汉融合,进而统一全国,勉强可以称得上乱世英雄的人,是羯族石勒,公元319年建立后汉政权。
石勒可以说几乎恢复了大汉的制度,在军中时,他就专门用汉人为自己设立了参谋部,在统一大半个北方后减租缓刑,开办学校,核定户籍,重新制定度量衡,促进北方经济发展。
石勒重视文化教育,在各地设立太学,以明经善书的官吏作文学掾,选了部下子弟三百人接受教育。后来,石勒又在襄国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等十多间小学,选了部下和豪族子弟入学。石勒更曾亲临学校,考核学生对经典意义的理解,成绩好的就获奖赏。
但是这些就够了吗?我只能说还远远不够。
因为基于农耕文明的儒家文化,和基于草原文明的部落文化,实在是差异太大了,思想伦理完全不同,胡人完全不懂或不理解汉人的礼法………仅仅一个皇帝,改变不了局面。
让长期习惯了放牧、打猎、或者去抢劫的部落去和编户齐民和平共处,几乎是做不到的,因为这就是两种不同生活状态的民族,石勒,可以约束自己,但并不能约束自己的部署。
毕竟,羯族军事部落,是自己的基本盘,万万不能得罪了。
一边是代表了自己军事权力的草原部族,一边是代表了自己所向往的农耕文明和未来的野心,石勒只能在中间找平衡。
草原部族几百年来长期越过长城抢劫,中原人士对他们的厌恶与痛恨由来已久,而胡人又必然对此心生敏感而多疑,这种矛盾难以调和。
羯族夺取了北方政权,对汉人称呼他们为胡人极为羞愤,由此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不赦。
但作为统治阶层,羯族依然改变不了欺压其它民族,动辄抢劫的本性,胡汉矛盾,常常一触即发。
根据「十六国春秋」记载,有一次,石勒在召见地方官员,当他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时,很不满意。他劈头就问: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
樊坦愤恨的说到:一帮羯贼将臣的家财洗劫一空,连衣物都抢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褴褛来朝。
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
这也充分说明,胡人们本性难改,依然忘不了自己的老营生,喜欢抢劫,以暴力解决问题,从草原来到了中原花花世界,看到什么都喜欢动手抢过来。
那石勒有什么办法呢?
没办法,这种民族矛盾和文化差异,想要融合,必须需要漫长的时间。
第八部分:
如果说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英雄,刘渊可以打10分,石勒可以打30分,而到了前秦的符坚,就可以打到80分以上了。
他是一个真正有雄才伟略的皇帝,论武功,他灭前燕、平前凉、攻伐西域三十多国,真正实现了中国北方的完整统一。
苻坚,是氐族人,却还是一名汉学家,自小熟读经史,即位后最重文教,每月亲临太学,考问诸生经义。他曾经说自己的目标,是道德上要不坠周公孔子,实践上要超越汉武光武。
由于战乱,到今天存世的苻坚撰写的文章诏书还留有二十篇,文字华美典雅,韵味十足……..
可以说对儒家文化中「仁」的理解和学习,古代的帝王很难有可以超越苻坚的。
他想要真正实现孔子所说的「以德服人」。
他一边计划攻打东晋统一国家,一边已经在朝廷里为东晋君臣留好位置修好府第,要模仿「兴灭继绝」的周政。
对周边部族的攻伐,他没有杀掉任何一个亡国之君,不仅如此,每灭一国,都会让该国的宗室成员入太学,让他们学习汉人的儒学经典。
无论是对汉族还是对少数民族,做到了真正的「兼爱」,嗯,至少在皇帝中是做得最好的。
他俘虏了慕容鲜卑却不肯杀,安排慕容暐与慕容垂君臣入朝为官。无数人劝他消除隐患,但他始终不为所动…….呃,当然,这最终为他铸成大祸。
苻坚绝对是一个另类,所有史书对他的记载,几乎都是:
励精图治、重用汉人能臣、整顿吏治、广招贤才;
抑制豪强、开垦荒田、开发山泽、休养生息………
祭祀华夏先贤,广建太学,学校兴旺…….
反正都是好话……
在苻坚时代的前秦,几乎已经看不出这是一个胡人政权了,老百姓安居乐业,民谣说到:
长安大街,杨槐葱茏;
下驰华车,上栖鸾凤;
英才云集,诲我百姓;
后世对苻坚的评价,几乎是清一色的赞誉有加,周思源认为苻坚有三大贡献:
统一中国北方,使百姓不受军阀割据混战之苦;
大力提倡汉文化,促进中国北方文化交流与民族和平融合;
平定西域,延续了从汉代开始中原政权对西域的管辖和影响。
如果没有淝水之战,苻坚的成就,堪称完美。
公元375年,苻坚最核心的谋臣王猛去世,在死前对苻坚留下遗言:
晋朝虽然僻处江南,但为华夏正统,而且上下安和。臣死之后,陛下千万不可图灭晋朝。鲜卑、西羌降伏贵族贼心不死,是我国的仇敌,迟早要成为祸害,应逐渐铲除他们,以利于国家。
苻坚放声痛哭,但内心深处想必对王猛的话感到非常不爽。
因为在苻坚看来,自己才是汉帝国的继承者,是华夏文明的正溯,无论是治国才能、人品与军功,偏安一隅的东晋司马家族和自己完全无法比拟。
他们有什么资格配得上华夏文明的正统?
的确,苻坚的才能,比起任何一个司马家族的皇室,那强得不是一点半点,是完全没得比。
如果一定说苻坚的不足,朱元璋在几百年后评价他说:
「坚聪敏不足而宽厚有余……所谓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也」…..
呃,对于动辄杀功臣的朱元璋来说,苻坚确实是太……宽厚有余。
我无法说宽厚有余究竟是苻坚的优点还是缺点,但作为一个皇帝来说,母庸质疑这是他的短板。
后世普遍认为,淝水之战还没打,苻坚就已经输了,因为他太宽厚有余了…..
苻坚认为自己仁爱的对每一族,无论是汉人,还是匈奴、鲜卑、羯、氐、羌…….
但是民族的融合,共同的目标,这不是任何一个君主能靠个人能力可以短期内完成的,能做到的,只有时间…….
苻坚357年登基,382年发动淝水之战,中间只有短短的25年。
这25年的时间,前秦快速的扩张,拿下了整个中国北方,几乎所有的部族全部归附,他的军队,是真正的「多国部队」,是一大锅夹生饭,各族人马都有。
你如果说要找到里面的基本盘,是找不到的,当然,苻坚不这么想,他认为自己应该是中原共主,人心归附。
但是短短20多年,各民族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融合,大家各怀心思,根本没有什么共同的「大国梦」,也不想想搞什么统一,反正不想打仗…..
淝水之战前的御前会议,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前秦部队号称百万大军,结果各军队相互推诿,勉强20万人先锋部队达到了前线,而东晋部队只有8万人,打起仗来前秦部队却是一触即溃,随即兵败如山倒。
雄材伟略的苻坚,为什么败得如此狼狈?
因为没有政治基础或者说群众基础,军队中各个民族同床异梦,根本不想打仗,这就是原因。
要知道,苻坚所统帅的这些部族,前几年还在互相攻伐,现在却让他们团结一致,为统一梦去流血牺牲,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苻坚的角度看来,他只是简单的将各民族放在一起,将各个部族聚集在他的麾下,依托他的个人魅力与军事才能来维系统治。
在宽容和平等的背后,各部族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苻坚依然是以「部落联盟制」的模式在管理中原地区,只是旧汉族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部族,各民族并未实现有效的融合……
所以,在苻坚淝水之战失败之后,很快就会到了老样子,所有的部族再度分崩离析。
苻坚,前脚刚失败,刚被统一的鲜卑、羌等部族酋豪一刻都不愿意等,纷纷举兵反叛,建立割据政权。
他对敌人宽厚,敌人却没有对他宽厚,苻坚很快被羌族围困,为了避免别人侮辱,忍痛杀了自己的两名女儿,最终自己被绞死于新平佛寺内,前秦政权,随之覆灭,碎了一地。
苻坚的口号是混一六合,以济苍生,终究是没有实现。
第九部分:
等到再次看到统一的曙光,已经是约100年后左右的孝文帝时期了。
如果说苻坚可以打到80分,那孝文帝拓跋宏绝对可以打到100分。
因为除了迁都改制等,拓跋宏还完成了重建华夏文明的最关键一步。
均田令。
如果说苻坚没有让各族有共同的大国梦,那么均田令就完成了这一步,从拓跋宏之后,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统一已经是势在必行,只看是由谁完成了。
公元485年,孝文帝将把北魏所掌握的土地和大量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各族人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概括起来如下:
男子15岁以上,授露田40亩,女子15岁以上授露田20亩,奴婢男妇授露田数与上述同。丁牛授田为每头30亩,限4牛。所授之田都以2倍之数给百姓,以供轮休,如果属于耕1年,休2年之地,则给3倍。人老时免交租赋,死时田地归还政府。
注意最后一句话,也就是说:土地为国家所有,不得买卖。
这一法令,从根本上获得了民心,也改变了从东汉时期开始,恶化了几百年土地兼并。
均田令是南北朝时期,从分裂走向融合的最关键一步,这样一来,不管原来是什么族,不管原来是做什么的,现在都成了北魏政府下的编户齐民。
所谓编户齐民,即以户为单位来管理人民,是谓编户。同时废除过去什么部落或氏族、或地方贵族的长老、族长等「野生领袖」,所有人统统是政府的臣民,是谓齐民,总称「编户齐民」。
编户齐民是大一统管理的基础,而经济条件就是农耕文明。
在游牧部族文化中,是不能出现「编户齐民」的,人员是流动的,天气好就放羊,天气不好就抢劫,这也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最大差异。
而当所有人都扛起锄头种地的时候,民族差异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慢慢就消失了。
如果说孝文帝的文化改革,奠定了华夏正统的思想,而均田令就是造就了经济基础,让整个北方再度快速回归了农耕文明。
公元499年,孝文帝心怀仰光七庙,俯济苍生之志,积劳成疾而逝世,年仅33岁,在他之后,北魏再度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但他所奠定的一系列政策都被传承了下来,均田令也一直执行到几百年后的隋唐时期。
中国北方,从文化到经济,已经不可逆的汉化了,统一,仅仅只是时间问题。
在后世,很多人评价认为孝文帝的民族融合政策过于激进,导致35年之后北魏再度分裂。
其实我认为孝文帝的最大问题是…..活得太短了,不到33岁就已经去世,如果他能多活10年到20年,历史将完全改写,完成统一大业的也许未必是孝文帝,但就极有可能是北魏。
和秦始皇一样,对一切都很自信,结果没有想到在完成统一大业10年左右就离世,甚至没有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当然也没来得及巩固自己的功业,如果多给5年时间,历史也同样将完全改写。
孝文帝开启了真正的融合时代,打造草原与中原两种文化的二元型政权。
他的改革,如果一定要找问题,那就是将六镇排除在门阀之外,没有做好权力平衡,导致他们没有动力去有效的拱卫中央集权,但还是那句话…..如果再有10年的时间,孝文帝不会留下这个历史隐患。
第10部分:
42年之后,杨坚出生在北周政权。
杨坚,是一个汉人,是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而他的妻子独孤伽罗,是鲜卑人,北周太保独孤信第七女。
可以说,杨坚首先就具备一个非常合适的身份。 最终,结束近3个世纪的战乱,统一的大业落到了杨坚的头上。
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此时的北方地区,已经经过了300年的胡汉融合,杨坚还可以查到族谱,但是作为很多普通人来说,早就分不清楚谁是汉人谁是胡人了。
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匈奴、羯、氐、羌等族,已经和汉族完全融合在一起。而北方的政权,除军事贵族之外,也由游牧部族转移到了传统自耕农手中。自西晋末年以来的民族矛盾,已经趋于和缓,民族之间的对立,已经不复存在……
或者我们说,这些民族已经全部被吸收为了全新中华民族,到了唐代,新的胡人是突厥、回纥、靺鞨族、吐蕃、六诏,而以前传统的五胡…….这些民族都找不到了…..因为都已经成为「新汉人」了……..
300年的战争与分裂,从五胡十六国到南北朝,这段历史对于中国的意义是什么?
可以说,没有这300年的融合,就不会有绚丽到夺目的盛世隋唐。
盛唐,和宋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比大宋,大唐有强悍得多的武力与广阔空间;
比大明,大唐有更多姿的色彩与自由,完全开放的挥洒自己的个性;
比元清,大唐有远为澎湃的自信与包容;
…..
大唐,完全吸收了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两种优势,兼收并蓄,有着农耕文明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的生产力,高效能的管理效能,同时,还有这草原文明强烈的进取心和优秀的机动性,这两者的融合,让大唐的军事能力和拓展能力无比强大,同时,通过成熟的都督府对边远地区进行有效的控制。
唐太宗、唐高宗、唐代宗等被称为「天可汗」,即天下之共主。
盛唐的澎湃自信,让其成为了真正全球的中心,在贞观时代,各种皮肤,各种语言的外国人无限崇拜的来到这里并长期定居,在鼎盛时期,七十多个外交使团,三万多个外国留学生,同时在长安学习……..
大唐的疆域,最鼎盛时达到了1250万平方公里以上,所遗憾的是,其最后的衰落,是因为已经达到了古代文明的技术与管理能力的极限。
我们今天所谈到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我看来,复兴的基础,就是梦回大唐,全球无可比拟的巅峰。
看完这一段历史,我们想问,为什么中国的历史和欧洲完全不同?
中国的历史,为什么一定是分久必合?
在近300年的乱世中,无论是北朝还是南朝,在魏晋南北朝长达300年的乱世中,但凡是有想法的皇帝或将领,没有不想统一的。
不仅仅是北朝屡次想统一中国,即使南朝有些浑浑噩噩的混日子皇帝,装也要装出想统一的样子来,到了东晋已经是如此衰落,或者到了宋齐梁陈偏安一隅,远远不如北方的国力,也先后发动了12次统一战争。
而北朝那些胡人建立的政权,更加努力的要证明自己才是中原文化的正统,要全力以赴的学习儒家文化。
最终,使得中国的统一,仅仅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在今天,欧洲的衰落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已经是一种必然,因为一边是破碎一地的欧洲,一边是万众一心的团结中国。
这种历史的必然,我们要感谢两个人。
一个,是以孔子为代表的,2500年前的中国的先贤哲学家们,在全球同一时代的所谓思想家们还在思考神创造了世界的时候,孔子已经说出了未知生焉知死的哲学理论,去思考如何搭建这个世界的秩序,最终被不断改良,成为中原文明的基础。
而另一个,是实现了大一统,并果断执行郡县制的秦始皇,他的功绩不仅如此,还在于他设计的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从此之后,统一成为了中华民族永远的烙印,也成为了历史最终的必然。
可以说从公元前230年,中国强大的基因,就已经锻造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