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祖先被当点心吃了5亿年,凭啥攻击性的器官逆天改命?

纵观整个生命演化史,尖牙和利爪永远是最主流攻击性的器官。

不过,人类祖先从一开始就是个异类。

一代代霸主崛起,一代代霸主衰落。

而我们祖先最擅长的就一个字——苟!

这一苟,就是5亿多年。

5.3亿年前(寒武纪早期),凭借最早演化出尖牙和利爪,奇虾为首的恐虾纲动物成为最早的海洋霸主。

当它们看着在自己阴影下瑟瑟发抖的小肉虫子们,绝对想不到,如此不起眼的它们,会在未来发展出最强的攻击性器官,颠覆了整个生物世界。

这个时期,我们的古老祖先,是一种类似于皮卡虫的底栖头索动物[1][2]。

它们的身体构造简单到令人发指,仅仅只有几厘米长,以浮游生物为生。

看这没有四肢,光溜溜的身体,如果不是有一根脊索支棱着身体,恐怕和一些原始蠕虫没有多大的区别。

在这生死存亡之秋,如果不做点什么,恐怕很快便会被恐虾纲的掠食军团所团灭。

整个生物演化史,被捕食者要活下去,主要有三种方式。

要么躲起来,要么跑得足够快,要么撑血叠甲。

它们通过「躲」存活的唯一后裔,正是文昌鱼(目)。

看文昌鱼那活化石般的状态,很明显苟得有点过头了,但至少比脑子都完全丢掉的海鞘好得多[3]。

海鞘:俺就尾索了,咋滴?

至于速度……没有四肢(鳍),肌肉非常原始(两侧交错排列着的V字形肌节),这状态,就好比你从来没有短跑过,却要跑出苏炳添一样的速度。

它们这单薄的身体,短时间也撑不了多少血,叠甲将是它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最佳生存之道。

不过这条路,也是充满了坎坷和心酸。

和泛节肢动物在表皮合成几丁质外骨骼的低成本不同,早期脊索动物的表皮,就是薄薄一层——细胞。

要演化出装甲,只能动用真皮层。

这演化成本有多高呢?

以至于它们为了在奇虾「巨口」中逃生,发展出脊椎强化身体,发展出眼睛这样的复杂器官,发展出五部脑这样的核心处理器构架之后[4]……

都没有发展出装甲。

它们一代代被大自然淘汰,足足经过3000万年的时间,一直到5亿年前,才有一支幸运儿,偶然分化出成骨细胞,从真皮层中骨化出了前所未有的武装——真皮骨。

这一支有着装甲的鱼,正是甲胄鱼。

虽然早期甲胄鱼是星甲鱼、阿兰达鱼这样的棒槌摸样,相当的笨拙[5]。

但装甲却让它们博得了一线生机。

虽然它们同样没有四肢(鳍),有了成骨细胞的它们(软骨内成骨、膜内成骨[6]),已经为未来四肢的发展,打下了细胞层面的基础。

4.8亿年前,进入奥陶纪后,甲胄鱼先后发展出了鳍甲鱼、异甲鱼、茄甲鱼、盔甲鱼等众多的类群,颇有一番繁荣的样子[7]。

然而,没有四肢(鳍)的它们,主要底栖活动,灭绝的阴云依旧笼罩在了它们头上。

在奥陶纪,同时崛起的还有真节肢动物[8],它们迅速发展出了强势的第二代海洋霸主——海蝎子[9]。

它们凭借强有力的螯肢、更加硬化的外骨骼,愈合的头部,以及更大的体型……杀穿了整个奥陶纪。

最大的莱茵耶克尔鲎,可达三米。

从左至右:板足鲎、巨型羽翅鲎、翼肢鲎、莱茵耶克尔鲎

就连奇虾难以奈何的重甲三叶虫,也随着海蝎子的崛起而衰退。

在海蝎子的血腥统治下,我们的无颌类祖先,自然便在底栖生态位苟不下去了。

要生存下去,有两个选择。

要么继续叠甲。

要么改变自己的生态位。

小孩才做选择,我们祖先当然全都要。

它们一边合并骨甲,形成保护脑子的头甲,一边发展出偶鳍,提升活动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态位。

关于偶鳍的进化,古生物学家曾提出过两种理论假说:

第一种为“鳍褶理论”,也即鱼类先发展出鳍褶,然后再发展为偶鳍。第二种为“鳃弓起源论”,在鱼类进化成陆地脊椎动物的过程中,鳃弓发展成了众多的组织和器官,例如下颌、口腔、舌头、咽喉等等。因此,偶鳍的“鳃弓起源论”曾有很大的呼声。

虽然鳃弓起源论呼声很大,但最后就被打脸了。偶鳍被证明,起源于鳍褶。

最早有鳍褶的是4.36亿年的盔甲鱼类——灵动土家鱼为代表[10]。

它们在腹侧发展出纵贯全身的腹侧鳍褶。

它们的鳍褶可以利用水流产生的升力,来抵消自身重力。

鳍褶可以让它们暂时改变底栖状态,获得更多的生存机遇。

当然,这种中间状态是非常容易灭绝的。

其中一支便在不断被淘汰的过程中,先发展出拥有胸鳍的骨甲鱼,随后再发展出腹鳍,同时点出颌骨和髓鞘,成为最早的有颌鱼类[11]。由于身披重甲,它们也被称为盾皮鱼。

关于有颌类的起源,骨甲鱼起源说为主流,但也有古生物学家支持盔甲鱼起源说。

凭借前所未有的优势,海蝎子正式在它们口中变成了,呱嘣脆、鸡肉味。

不过……

称霸的并不是我们的祖先,而是我们祖先的表亲,以邓氏鱼为代表的节甲鱼类。

它们的体型可达8米以上,相当于中小学教室的标准长度[12],是最早的巨型脊椎动物。

不过2023年的一篇论文,却认为长度只有4米出头[13]。因此邓氏鱼究竟有多大,其实还有争议。

我们的祖先,当然是最苟的那一支。

但你既然已经有了偶鳍,至少朝着速度的方向演化吧。

我们的祖先偏偏没有,朝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

4.2亿年前,在巨型盾皮鱼的统治阴影下,小型有颌类卸掉了重甲,发展出了轻便的小型鳞甲。一支朝着适应海洋生活的方向发展,在原始软骨的基础上,优化速度和身体构造,发展成了软骨鱼。

另外一支,则在卸掉重甲的同时,强化骨骼,通过软骨内成骨,发展成了硬骨鱼。

硬骨鱼很快就分化出了辐鳍鱼和肉鳍鱼。

辐鳍鱼通过适应流体力学,全方面适应水生生态位,要么速度快,要么敏捷高,要么再次提升鳞甲强度……最终发展成为今天最为繁荣的鱼类。

而我们祖先肉鳍鱼这一支,则苟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看着巨型盾皮鱼称霸海洋,无情撕碎鲨鱼祖先那小小的躯体,我们的祖先苟向了浅滩。

在与早期其它辐鳍鱼和肉鳍鱼竞争的过程中,它们直接苟进了淡水。

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淡水肉鳍鱼大繁荣之后,竟然出现了超级卷王——根齿鱼。

这大表哥的体型竟然达到6~7米,完全就是淡水版的「邓氏鱼」。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那就直接苟上岸吧。

登陆本质上是一场向死而生的演化之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个登陆过程,生理构造的每一次小小的改变,都是以累累尸骨作为前提的。

梦幻鬼鱼、斑鳞鱼、腔棘鱼(灭绝类群)、杨氏鱼、孔鳞鱼、肯氏鱼、真掌鳍鱼、潘氏鱼、提塔利克鱼、希望螈……

每一种灭绝的过渡类群,都是这场演化史上的一座座丰碑。

关于手指为什么恰好是五根,之前的文章,我们已经进行了详细分析,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四足动物登陆后,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征程。

然而,我们的祖先依旧是最苟的一支。

3.4亿年前,两栖动物中的大型离片椎类,在石炭纪与巨型节肢动物争雄时,它们躲向了远离纷争的干旱大陆。

3亿年前,当体型达到3米的副爬行动物和早期盘龙类动物,在大陆上踏响沉重步伐时,它们躲进了丛林里。

杯鼻龙

2.8亿年前,当我们的合弓纲大表哥基龙和异齿龙在二叠纪称霸时,它们终于不甘寂寞,在掠食生态位上小小施展了拳脚。它们很有可能是一些小型楔齿龙类,虽然与堂哥大型楔齿龙类比不了,但或许是漫长苟生中的高光时刻。

2.5亿年前,当水龙兽为代表的二齿兽在二叠纪大灭绝之后,展现出盘龙类的强势余晖时,我们的祖先正发生着一步步的小型化。

2.3亿年前,以伪鳄类为代表的主龙类称霸时,我们的祖先,已经只有黄鼠狼等鼬科动物的身体大小,它们是一些小型犬齿兽动物。

三瘤齿兽(犬齿兽亚目)

2亿年前,随着恐龙王朝逐渐进入极盛时期,我们祖先已经苟成只有10厘米左右的树栖夜行动物,类似鼩鼱的样子。

吴氏巨颅兽

在后来长达1亿多年的时间里,我们祖先坚守苟字生存法则,甚至就连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开始辐射发展时,它们都一直苟在小型树栖生态位中。

即便到了4000万年前,其它哺物动物纷纷大型化,把手指演化得五花八门,占据不同生态位时,它们依旧有着和3亿年前古老祖先十分相似的手指。

经过了足足长达2000多万年的时间,它的身体才「不情不愿」地开始大型化。

中华曙猿,4500万年前,体重50~150g

不过随着大灭绝事件后丛林生态的恢复,鸟类和蛇类崛起,随着生境压力增大,早期灵长类中的一支,身体开始迅速大型化。

经过500万年的时间,发展出了与猴类体型相当的最早旧世界猴——原上猿和埃及猿。

埃及猿

虽然它们被称为猿,但却是猴和猿的共同祖先。

体型大型化后,为了增强抓握能力,它们的双手出现了一个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却足以对人类演化起到决定作用的关键特征——

对生拇指。

原始灵长类有的看起来有对生拇指,但并不是真对生,而是伪对生

旧世界猴以前的灵长类,拇指和其它四肢位于同一个方向,从旧世界猴开始大拇指发生了侧移,不仅与其它四肢相对,还出现了鞍状关节,使得大拇指更加的灵活,有了更大的运动幅度。

这样的手可以上下包裹树枝,不仅抓握更加牢固有力,而且对力量的精细控制也很有帮助。

这虽然是一个非常小的变化,但却为未来古猿和人科的崛起,埋下了巨大的伏笔。

狒狒、猩猩、黑猩猩、人

2500万年前,一支旧世界猴的TBXT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尾巴丢失,演化成了古猿[14]。

没有了尾巴平衡身体和辅助抓握,它们攀援时,平衡和力量的控制都不得不集中在双手上,使得它们的手指发生了延长,尤其是大拇指。

哺乳动物的智力,一般通过脑化指数来评价。

即便排除人类,拥有对生拇指的旧世界猴,都是整个哺乳动物中智力最高的那一档。

可以发现,脑化指数也随着拇指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然,如果仅仅只有延长的对生大拇指,也不足以让古猿发展成恐怖直立猿。

拇指再怎么延长,极限也就到南方古猿了。

它们是古猿发展为人的过程中,最后有着天敌的人科动物。

纵横南非的巴罗刀齿恐猫,曾是他们种群繁衍的主要威胁。

这些是被恐猫咬穿的南方古猿的头颅:

那人类又是如何逆境翻盘的?

当然是发展出我们双手的终极形态——

拥有致命投掷能力的最强攻击性器官。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投掷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轻松到,我们甚至会认为这是一件毫不起眼的事情。

人在投掷的时候,力量从腿到臀部,再到躯干、肩膀、肘部、手腕,每个关节都通过扭矩进行加速,在投掷出去的刹那,产生极高的角速度[15]。投掷时,人体的一系列动作,会把弹性势能储存在肩部。然后向上臂释放绝大部分的能量,驱动大臂肱骨内旋转,以贡献投掷时最大的速度。

然而,我们现代人习以为常的动作,却没有任何动物能够完成。

甚至包括小我们上10万个辈分的表弟物种——黑猩猩。

黑猩猩与人类腰扭矩,以及肱骨与肘部的夹角对比

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虽然有了更高耸、不耦合的腰部,投掷能力得到了强化。它们此时也只能捕食小型动物,对大型掠食者还是只能绕着走。

但这一切很快就发生了转变。

至少从260万年前,直立人开始起源时,就因为投掷能力增加,晋升为顶级掠食者,开始常规性吃肉。

200万年前的典型直立人,盂肱关节逐渐移向外侧,胸大肌的屈曲力矩与扭转力矩,也对齐在了同一轴线上。

他们同时还发展出了宽肩膀,长腿,以及伸展的手腕。

这些生理特征,意味着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高速投掷的能力。

在一次次制造石斧、长矛等工具的过程中,它们的双手也变得越来越灵活,为未来创造和使用各种非凡的工具和武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人类逐渐崛起,恐猫灭绝了。

那些活下来的顶级掠食者,体型不仅比第四纪的更小,哪怕听到人类婴儿的啼哭,都会远离人类聚集区。

可以说,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它们身体内已经种下了对人类本能的恐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以开发双手为前提,人类才逐渐进化出了发达的大脑。

双手所占脑区的范围便是很好的证明:

仅仅从南方古猿到直立人,人类脑容量就膨胀2倍,到智人时,更是膨胀了3倍。

然而人类的征程却还在继续,通过双手和大脑,先后发展出阿舍利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古典文明,以及现代文明。

今天,我们的双手,正在带领我们走向前沿未来和星辰大海。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view Your Cart
0
Add Coupon Code
Subtotal
Total Installment Payments
Bundle Dis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