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生孩子会不会让我们变得更穷?我想这是很多人家庭在结婚生子时会考虑到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也会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有的人会说孩子增加就会大幅增加生活成本,降低生活质量,甚至会增加入不敷出的可能性。有的人却说,一个养也是养,因此多养几个孩子其实也不会对生活有什么影响。当然,对于当前中国的专家而言,多生孩子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在他们看来,拒绝生育或者少生育带来的不但是消费动能减弱,养老金不足,甚至还可能带来亡国灭种的危险。
生不生孩子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我们知道,最起码从马尔克斯开始,就有人一直担心人口无限量增长所带来的悲惨后果。当然,我们也知道,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发生,自从工业革命之后,人口的数量一直在爆发性增长,直至今天,我们不但没有陷入贫困,而且实际上是越来越好了。
但这种总体状况并不能阻断人们对人口数量的担忧,尤其是在那些人口业已众多,且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他们大多都采取过各种形式的节育举措(例如印度和中国)。而像杰弗里·萨克斯这样的著名经济学家,也一直在担忧人口增长会拖累贫困国家的经济增长或者增加全球的环境污染。
对于普通人来说,降低生育率可以更为富有的观点的确非常有市场。当然这也部分得益于我们受到的政策教育,例如在我们国家,我们的农民很早就被教育“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我们不知道这种少生的观念到底对经济增长和家庭富裕起了多少实际的作用,因为这个的确很难去测量,但一个存在的事实是,在过去的四十年中,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7个多亿,这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战胜贫困的事件。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曾经提出著名的人口数量与质量替代命题。他认为,由于家庭资源的稀缺性,因此一个家庭的孩子越多,那么每个孩子得到的资源就会越少。所以,一个家庭的子女数量势必要和质量有负相关的关系。现实中有不少案例可以证明这个假设的正确,例如我们熟知的一部小说《平凡的世界》这种,就会有哥哥放弃上学供应弟弟上学负起家庭重任的情节。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我们也屡见不鲜。
但是《贫穷的本质》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却有不同的观点,根据他们所引用的诸多案例,贝克尔的这个观点并不成立,所有来自以色列、中国等地区的案例都证明家里孩子多并不见得对孩子是个坏事。而如果说子女的教育并没有因为兄弟姐妹过多受到影响,那么他们就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劳动力的能力,以此类推,多子女的家庭往往会因此受益,他们不但不会陷入贫困,还可能变得富裕起来。这样的例子我们在中国也是经常见到的。例如某个家庭的四五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那么这个原先可能生存艰难的家庭就可能走出贫困,甚至成为某个村庄某个社区中的崇拜对象。
但如果就此认为多生孩子完全没有坏处也是一厢情愿。即便家庭中的子女不会因为兄弟姐妹过多而有所损失,但家庭中总会有吃亏的人,例如在《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中,两位作者就提出,多子女的受害者之一可能就是他们的母亲。
过早的生育会给母亲带来身体伤害,但对于穷人家的女性来说,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生育过多显然会影响他们接受教育,出去就业,获得一个更为平等的身份。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过早生育和生育过多的女性,无论是身体还是赚钱能力,都要低于晚生育和少生育的女性。
生育的问题背后还有更为复杂的权力机制。我们知道生不生孩子最终是由家庭决定的,但在大多数家庭中,生育的主要负担都是女性。但女性是否可以成为生育的最终决定者呢?我们知道有时候是可以的,但在男权更为兴盛的地区,或者养儿防老光宗耀祖思想更为兴盛的地区,女性就未必有足够的决定权。她们经常是不得不生孩子,这些压力可能来自于丈夫,婆婆,也可能是某种社会准则。
在本书看来,在一个社会中,很多畸形现象(例如杀死女婴)的存在,不过是为了适应这个现实世界的反应。因此,多生孩子也好,少生孩子也好,都是为了适应这个世界的抉择。但如果这些抉择都是被迫做出的,它们就不是什么可以值得赞赏的东西。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不认为现在的全方位鼓励生育是一项有效的政策。相反,正如本书所言,最有效的人口政策,其实应该是让人们觉得没必要生很多孩子。我们既不应该鼓励少生了,也不应该鼓励多生,相反,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权力还给家庭,并且要尽量保证这个家庭的决策是公平的,没有对夫妻任何一方的歧视(尤其是对女性)。一个国家要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而这个保障体系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尊重人的基础上,并且可以给人带来福音的。如果说一个保障体系需要我们靠多生孩子来维系,那么这样的体系和以前的养儿防老有何本质区别,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拥护的呢?
人口与贫困直接的关系问题只是《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中的一个话题。实际上,贫困,这个我们人类注定要与其长期斗争的命题,事关诸多方面,也有诸多起源,而这本书正是一直追溯起源,寻找解决方法的一次有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