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几年无所成!如何面临家庭压力、同辈压力、自己的压力?

 

《被讨厌的勇气》非常适合那些处在人生低谷的人,这些人中包括那些毕业几年无所成的人,没有成家没有立业,面临家庭压力、朋辈压力、自己的压力,大城市的未来又看不到,不快乐不满意,怀疑人生。我就是。但是它把2020年的我从这些困境里拉拽出来了,并从此不再迷茫。我现在逢人不开心便推荐。

 

 

我 13年硕士,15年裸辞转行,16年跳槽去大厂,辗转。到 20 年突然就变得很茫然,处在一个对现状很不满意,而又不知道该有何行动的混沌阶段。

 

 

日子过的实在是难受,学习是学习不下去的,甚至就静不下心来,自由时间只好干嘛呢?一个人瞎逛,逛公园,逛景点,不光是住宿附近,远的北海公园、雍和宫、香山、古北水镇等,这些地方都一个人去过。也不知道去干啥,就是走路。至少走路心理上是不烦躁的。

 

 

除此之外,艰难地看了一些书。投资理财、心理学为主,前者慰藉想挣钱的心理,后者想解决焦虑问题。

 

 

直到去年国庆,我约了基友去深圳散心,飞机上没网实在无聊,点开了微信读书乱翻,看到了《被讨厌的勇气》。因为之前没点开过,缓存没多少,没看多少就刷不出来了。当时只是觉得心情平静,能够耐住性子看每段对话,可能飞机上无网的隔绝状态促成了我的平静。

 

 

回北京后,我就躲在出租屋里用 kindle 看了整整一天。时而翻阅,时而发呆,时而抬头环顾四周,时而写下点什么感想。现在把那些我的思考写下来,以此推荐这本书。

 

 

在这一天的读书里,我想明白了好几件事情。

 

 

1、我爸妈期望我先成家后立业,要我买房要我回老家结婚生孩子,这是他们该解决的课题。他们的目标是为我好,那我按我自己的想法好好生活就好了,争取不负他们的期望,但他们的要求我不用听。

 

 

这是课题分离。

 

 

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因为,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以亲子关系为例,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命令强求都是干涉。课题分离是推崇放任主义吗?不是的,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课题分离主张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就学习而言,要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他自己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有没有发现很对。言传身教。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只是让孩子知道学习的意义。学校请优秀毕业生回校演讲,其实最重要的也只是告诉大家学习到底有什么用。

 

 

注意,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父母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对其人生规划或者婚姻指手画脚,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表扬批评都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的意味。父母 vs 子女,领导 vs 下属,男朋友 vs 女朋友,虽不同但平等。

 

 

如果懂得了横向人际关系(即平等关系)的模式,学会课题分离,才能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别人别人讨厌、不追求他人认可,才能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获得自由。

 

 

那关键就是如何辨别“这是谁的课题”了。

 

 

非常简单,只要问一个问题,“后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往往都是我们自己。我们并不是为了别人的期待而活着。牢记这一点。

 

 

2、我生活的价值在哪里?作为子女,作为朋友,作为职场打工人,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既然我处在失落的低谷,那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有没有让别人更好?

 

 

这是共同体感觉。

 

 

课题分离仅仅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在于找到“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解决如何变得幸福的问题。

 

 

不是说要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吗?怎么又提出“共同体感觉”这个概念了,转了一圈又回到人际关系了?

 

 

“共同体感觉”的定义是这样的:“ 如果他人是伙伴,我们生活在伙伴中间,那就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还可以认为自己在为伙伴们——也就是共同体——做着贡献。像这样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阿德勒认为他自己所叙述的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

 

 

如何建立共同体,获得幸福感,阿德勒提到三点: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

 

 

阿德勒思想的自我接纳,并不是说逃避,而是要对自己诚实,明确哪些是自己能控制、改变的,从而去努力改进(只和自己比较),而不是去关注那些改变不了的点。

 

 

自我接纳不是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他者信赖

 

 

这一点,是说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因为只有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能构筑更深厚的关系。至于对方是否背叛自己,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注意,这不是做个傻瓜式的老好人。如果对方不值得你搞好关系,可以用手上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

 

 

发现没,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生就会变得简单得令你吃惊。当然实践起来往往不容易。

 

 

他者贡献

 

 

我们只有在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或行为对共同体有益的时候,也就是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的时候,才能切实感到自己的价值。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是工作。劳动并不是赚钱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以工作为例说明他者贡献,其实并不容易理解,需要采用非常积极的方式看待工作。这是为什么我们即使有足够的钱也会参与工作的原因,是我们有时候放假会觉得空虚进而想要上班的原因。

 

 

人生的意义没有统一的标准,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有一个原则可以作为指南针,只要遵循对共同体内“他者贡献”的原则,做什么都是有意义的。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作者的话说: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看起来有点绕,核心还是这句话: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在于找到“共同体感觉”。给我个人的启发就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共同体”,也可以说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3、好了,我知道我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我也知道我对共同体有价值,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我还是有点价值的,但是我还是过的不开心,还是很失落,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怎么办?

 

 

这是活在当下。

 

 

人生不是一条线,而是许多个一刹那的点的连续。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是一系列连续的点。

 

 

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间。

 

 

想象一下你站在剧场舞台中间表演,当演出正式开始,聚光灯打向你,你会发现你能看到的只有空白,连最前排都看不见。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但是如果我们把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我们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聚集“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活在当下是最好的状态。

 

 

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忧虑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这种忽略现在,关注过去和未来的做法,表面是责任感强,实际上一无是处。

 

 

于是,我释然了。现在买不起房又怎样,现在没有年薪百万又怎样,过好当下吧。开心一点,专心做事情,够了。

 

 

总结一下。

 

 

学会课题分离,获得自由;找到共同体感觉,获得幸福。这两点都只能是由自己主动来做,也就是作者说的:如果“我”改变,我的“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

 

 

然后,活在当下。

 

 

《被讨厌的勇气》非常适合那些处在人生低谷的人,这些人中包括哪些毕业几年无所成的人,没有成家没有立业,面临家庭压力、朋辈压力、自己的压力,大城市的未来又看不到,不快乐不满意,怀疑人生。我就是。但是它把2020年的我从这些困境里拉拽出来了,并从此不再迷茫。我现在逢人不开心便推荐。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勇气系列”《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希望新的一年,拥有爱自己和爱他人的勇气。

 

(见解)被讨厌的勇气 幸福的勇气 全2册 勇气两部曲
精选月销量299
¥42¥68
购买

 

我们可能没有人们口中所说的贵人、恩人相助,当我们只有自己时,请拿起书本,阅读是最低成本的对自我投资,实现思维认知升级的最快捷径,对于世界的认知不一定只能从我们人生体验中而来,阅读提供了快捷通道。这套书可以让我们产生强烈共鸣,可以购买让自己成长,让我们一起阅读起来,做一个终生学习者。从现在开始让阅读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