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稻盛和夫:立场不同,所见的世相也不一样,甚至到令人恐怖的程度 - 如意-如意](https://pics1.baidu.com/feed/96dda144ad3459822ed64bb20cdc06aacbef8465.jpeg?token=f52aa879dad7374192d43dfec280f290&s=A21014CF44B1B6774A1DC9BA0300E011)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加在这些事情上的观念。”
这句话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因果关系,我们的观念是“因”,烦恼和痛苦是“果”。其实世界上的很多事都是这样,只有你在观念上、心态上完成了转变,事情才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
稻盛和夫在平常讲学中特别强调这个因果关系,他曾告诉学生只有自己的心境向好的一面转变了,身边人对你的反对、阻力和环境的氛围、气场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世界随着人的心境发生变化。
所以,做人做事不要先入为主,高手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能“克己”,把能量聚焦在了“因”上。
![图片[2]-稻盛和夫:立场不同,所见的世相也不一样,甚至到令人恐怖的程度 - 如意-如意](https://pics4.baidu.com/feed/2934349b033b5bb5dd461bbacbf4e23eb700bc8b.jpeg?token=496ebb3541ff707eac330af1026a31fc&s=2B61536EBC6AA6559A5C601903001082)
冥冥中自有天意,心不唤物,物则不至。按照稻盛和夫的理念,人的“心相”如何直接关系到人的事业成败和人生幸福与否。
物能转心,心能转物——其实古人早就洞悉了宇宙的本质,心相决定世相:
人的立场不同,所见的世相也不一样,甚至到令人恐怖的程度。即使像修罗场一样的悲惨环境,也会因所见之人的心灵之窗而发生变化。
从这个角度看,谁能够“以心转物”、突破环境的束缚,谁就能抵达生命的自由之境地,谁就能领袖群伦,做好管理者。
《战争论》中有句话经常被创业者引用,其实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当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茫茫黑夜中,用自己发出的微光,指引着你的队伍前进。
![图片[3]-稻盛和夫:立场不同,所见的世相也不一样,甚至到令人恐怖的程度 - 如意-如意](https://pics0.baidu.com/feed/bba1cd11728b47103248ce863ce9f4fafd0323c7.jpeg?token=08e8836228a69cf3ff9234e1def42374)
遗憾的是,很多人,很多创业者都想不通这点,或者说是他们就算知道也做不到。
这一是因为积习难改,人受限于世俗环境和习惯,思维方式往往是形成了定势,不容易改变。另一方面,“改变”不是轻飘飘的话语,好像想到了就会马上升级变成高手。
改变哪有这么轻巧,真正的改变一定是苦心志、砺筋骨,厚积薄发,这个过程是生命的蜕变和升华,是脱胎换骨一样的生死转变。
我们通常觉得外部的斗争是困难的,是危险的,比如战争,它看得见摸得着,血肉横飞,惨不忍睹。
但看不见的斗争其实更凶险,比如内心的自问自答,如果不自欺欺人、妥协投降的话,心战往往会有置人于死地的危险。世上有些人莫名其妙就消沉、活不下去了,尽管他们有很好的物质条件,可依然是走不下去,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在精神上破产了,自己否定了自己的存在意义。
![图片[4]-稻盛和夫:立场不同,所见的世相也不一样,甚至到令人恐怖的程度 - 如意-如意](https://pics1.baidu.com/feed/caef76094b36acaf4981794b82feba1700e99cd7.jpeg?token=ed6b5667905b13b01b13e64fd6544066)
王阳明说心外无物,绝对是对世界、人生本质的洞见。
人生越往后走,越能让人变得哲学化,因为哲学可以影响我们的思想,促进自我的觉醒和改变。
任正非曾提到民国的大师王国维,他认为王国维跟鲁迅一样都是中国最痛苦的灵魂,“王国维讲哲学才能改变中国,今天来看确实是这样的。”
只有人具备了这样的认知,人的心态才会改变,世界才会随之改变,这时候你才蓦然发现自己做了太多舍本逐末、愚不可及的事情。
国内的老板做生意的逻辑常常是讲究资源整合,特斯拉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有人就用这个逻辑去跟马斯克谈生意,结果马斯克根本不理会,因为双方的理念不一致。李想感叹国内的新能源品牌被特斯拉碾压,这其实不是因为造车的技术和续航多少,而是哲学层面的巨大差距。
![图片[5]-稻盛和夫:立场不同,所见的世相也不一样,甚至到令人恐怖的程度 - 如意-如意](https://pics6.baidu.com/feed/6a600c338744ebf84ecb927e24dee02d6159a7ec.jpeg?token=9a588440499f83bddf7ea34f4a4c8059)
别的不说,国内造车几位是为了什么?大家心里都明白,人家马斯克呢,他是为了火星移民,给人类做“备份”。
追求根本不一样好吗。
马斯克是给自己找了一个使命,通过完成使命来让自己改变世界,做企业不过是实现使命的手段和方法,赚钱只是附带的副产品。
而别的企业是资本至上,是以赚钱为目标为中心,理想、情怀之类不过是为赚钱而披上的外衣,或者是赚钱以后才开始准备的东西。
实际上,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其状态和结果都是由不同发心、不同推动力带来的不同结果。
稻盛和夫能先后创办、领导三家不同行业的世界500强企业(京瓷、DDI、日航),不是因为他有多聪明能干,而是因为他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哲学方法、思想工具。
“我坚信,只要动机是善的,行动的过程是善的,就不必追问结果,因为结果必定成功。”
共勉!
![图片[6]-稻盛和夫:立场不同,所见的世相也不一样,甚至到令人恐怖的程度 - 如意-如意](https://pics5.baidu.com/feed/f31fbe096b63f624a2a946497a63dcff1b4ca3b7.jpeg?token=e4f999a15495d8b8b9e12b56ca0b2afc&s=BED3448706170BC47AB0B5AB0300A001)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