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01
这几天,
关于“钱伟长物理只考5分”的事,
上了好几次微博热搜。
我想详细说说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1931年的夏天,
18岁的钱伟长参加了高考。
为了提高录取机率,
他报考了五所大学:
清华、中央、浙大、唐山、厦门。
结果他全部“高中”,
最后他选择了清华。
他考清华的成绩是:
国文100分,历史100分,
物理5分,英语0分,
化学和数学一共考了20分。
尽管钱伟长数理化英成绩奇差,
但国文系和历史系都抢着要他,
国文系教授杨树达说:
“他的文学天赋可媲美外文系钱锺书。”
历史系教授陈寅恪说:
“他学历史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可是钱伟长呢,
最后既没选择国文也没选择历史,
他转到物理系去了。
物理只考了5分,
为什么却要去学物理呢?
因为他进清华的第三天,
就发生了“九一八事变”。
钱伟长听到消息后义愤填膺,
“我要学习制造飞机大炮,报效祖国。”
他跑去告诉物理系主任吴有训:
“我要改学物理。”
吴有训有点哭笑不得:
“你物理才考了5分也。”
吴有训不收,他就天天纠缠,
弄得吴有训实在招架不住了:
“试读一年,如果一年后,
你数理化有一门考不到70分,
那你就转回文学院。”
于是钱伟长开始从零起步学习物理,
“每天早晨5点,我就到科学馆去背书。”
这一年年终考试,
他数理化成绩都超过了70分,
他如愿留在了物理系。
到了毕业的时候,
他成了物理系最优秀的学生。
再后来,他成了中国力学之父,
为中国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02
钱学森也转过专业。
钱学森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他各方面都很优秀,
报考大学前夕,
中学数学老师认为他数学很好,
应该报考数学系;
国文老师认为他文章写得很好,
应该报考国文系;
美术老师认为他画画很好,
应该报考美术院校。
音乐老师认为他很有乐感,
应该报考艺术院校。
但钱学森没有选择上面任何一项,
他报考了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想以詹天佑为榜样,
通过掌握铁路技术,
为国家的富强尽一点力。”
1932年1月28号,
日军对上海发起了攻击,
看到被轰炸得支离破碎的上海,
钱学森异常悲愤,
同时也意识到一点:
此时的中国,
可能更需要发展航空事业。
于是大学毕业后,
他没有选择去铁道部工作,
而是选择了去美国留学,
转学航空工程和航空机械。
他先是在麻省理工学院,
拿到了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后又转入加州理工学院,
拿到了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成了大科学家冯·卡门的得意门生。
1955年钱学森回国后,
主持了一系列重大科研,
成了中国的航天之父、导弹之父。
03
王淦昌也转过专业。
相比钱伟长、钱学森的家境,
1907年出生的王淦昌就要差多了。
他三岁的时候,
父亲就生病去世了,
十三岁的时候,
母亲也生病去世了,
他只能靠外婆的救济,
才能勉强维持生活。
生活越是艰苦,
但王淦昌越是拼命学习。
1925年,他终于考上了清华。
进了清华之后,
王淦昌选择了化学系,
他特别喜欢化学,
“被化学实验深深地吸引,
可以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常常被实验管理员赶出实验室,
才想起自己还饿着肚子。”
1926年的时候,
“大沽口事件”爆发,
日军军舰炮轰大沽口,
很多学生参加了游行示威,
王淦昌也是其中。
但游行示威却被军警镇压了,
一些学生倒在了血泊中。
王淦昌回去后,
就把事情告诉了教授叶企孙,
叶企孙听完后很生气,
“谁让你们去的?
你们明白自己的使命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什么会挨打?
就是因为科技落后,
所以我们才要用科学救国,
你们就是科学救国的栋梁……”
王淦昌就问叶企孙:
“科技救国,您觉得我读什么专业比较好?”
叶企孙说:“物理。”
王淦昌就放弃了喜欢的化学,
毅然转到了物理系。
再后来,他留学学了核物理,
为中国的核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了中国的“两弹元勋”,
成了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奠基人。
04
于敏也转过专业。
1926年出生的于敏,
也是一个学霸。
在天津耀华中学读高中时,
他就以门门功课第一而闻名全校。
1944年他考入北大后,
选择了机电专业。
1945年8月6日,
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一事,
引起了于敏的思考,
1946年,他转到了物理系。
从机电系转到物理系,
于敏其实不是对“核”感兴趣,
而是对理论物理感兴趣。
原子弹的爆炸,
让他看到了理论物理的前景,
“希望以后能对国家作出贡献。”
转学物理后,
于敏真的是太牛了,
全系老师都记得于敏的学号1234013,
因为这个学号几乎总是考第一。
1961年的时候,
钱三强突然找到于敏,
“希望你能主持中国氢弹研发的理论研究工作。”
于敏本来对氢弹没什么了解,
也对这种应用科学没有兴趣,
但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
“核武器是一种保障国家安全的手段。
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国,
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力量。
学习氢弹很难,
也不是我的兴趣所在,
但我过去学的都可以抛,
国家需要我,
我就一定全力以赴。”
1967年6月17日上午,
随着罗布泊的一声巨响,
天空同时升起两颗“太阳”,
中国成功试爆第一颗氢弹,
于敏就这样成了“中国氢弹之父”。
05
竺可桢也转过专业。
1910年的时候,
怀抱科学救国梦想的他,
通过考试,
获得了“庚子赔款”留美的名额。
他选择的留美学校,
是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农学院。
为什么要选农学院呢?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万事以农为本,
但农业科技几乎为零,
所以我想学习农学,
为中国农业科技做一点贡献。”
但在农学院学习一段时间后,
竺可桢才发现:
美国农业制度跟中国完全不同,
在美国所学的知识在中国无法应用,
而且美国的农科学术水平也很低。
“不能在农学院浪费时间了。”
竺可桢决定改学其他专业。
可是学习什么好呢?
经过一番思考后,
竺可桢决定转学气象学。
为什么要学气象学呢?
天气预报虽然在今天极为普通,
但是1930年之前,
中国天气预报领域,
却一直被外国人所垄断。
竺可桢认为:
“气象是一个国家的主权,
无论是在战场上,
还是在平常百姓生活中,
气象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竺可桢想帮中国夺回这个主权,
于是他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
开始专攻气象学。
竺可桢学成回国后,
创建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地理学系,
创建了中国气象学,
创建了一个个气象观测站,
创建了中央气象研究所。
1930年1月1日,
中央气象研究所开始发布天气预报,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
在自己的国土上预报天气。
竺可桢就这样成了“中国气象学之父”。
06
李四光也转过专业。
1912年的时候,
23岁的他,获得了官费留学名额,
他选择了英国伯明翰大学采矿系。
为什么要学采矿呢?
“要造船,就得有钢铁;
要有钢铁,就得靠采矿。”
但学了一年采矿后,
李四光越来越觉得,
“光会采矿是不行的,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
但是科学落后。
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找矿,
将来就只能给洋人当矿工。”
于是李四光毅然决定,
“我要改学地质学。”
后来,他获得了博士学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李四光冲破重重阻挠回到了祖国:
“我是炎黄子孙,
理所当然要把学到的知识,
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现在,我的祖国和人民,
还在贫困中挣扎,
所以我应当赶紧回去,
用学到的本领改变祖国的面貌。”
李四光回国后,
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
当时,很多专家都说:
“中国是贫油地区,
用石油只有从外国进口。”
但李四光不信这一套,
他经过周密考察,
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理论,
证明中国的国土下藏着丰富的石油。
根据他的推断和理论,
科技工作者果然找到了大油田,
建立了大庆、胜利等石油基地。
李四光就这样成了“中国地质学之父”。
07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
这样为国转学的大师,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等。
那时候很多很多的爱国青年,
为了中国的复兴,
为了民族的复兴,
都抛弃牺牲了小我的热爱,
而选择了国家需要的专业。
正如钱伟长所说:
“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我所工作的一切,
都是从国家的实际需要出发。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有不懂的,我就学。
边干边学,摸着石头过河,
只要对岸有果子要摘,
再宽的河也要过。”
正是有很多很多的钱伟长,
把国家需要当成专业,
才有了中国的复兴,
才有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08
1942年,
钱伟长拿到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后,
就进了加州理工大学喷射推进研究所,
并做了这个所的总工程师,
领导600多洋人的工作,
年薪是8万美金。
当时的8万美金,
相当于现在300万,
算得上绝对的高薪了。
可1945年,抗日战争一结束,
钱伟长就立即辞去这份工作,
选择了回国执教。
可回国后不久,
蒋介石就撕破国共合作协议,
悍然发动了内战。
钱伟长非常失望,
恰巧此时,
他收到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的邀请,
邀请他回去复职,
并且可以举家迁美定居。
鉴于国内战事不断,
钱伟长就想先去美国工作。
可在美国领事馆办理手续的时候,
工作人员问他:
“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
钱伟长想都没想,
斩钉截铁说了一声:“NO!”
然后转身走出了领事馆。
钱伟长有句话说得好:
“科学虽然没有国界,
但是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物理只考了5分,
英语只考了0分,
化学和数学加起来才20分。”
是钱伟长偏科吗?
不是。
他不是偏科,
他只是对这些科目不感兴趣。
像钱伟长这样的聪明人,
其实是没有学习壁垒的,
只要愿意,
他可以迅速掌握并精通任何学科,
并成为这个领域的精英人物。
所以,我们把这种人物称之为“天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能迅速掌握并精通一门学科的天才,
其实有很多很多,
这一点都不值得稀奇。
值得稀奇的是钱伟长这样的天才,
就是国家需要什么,
天才就去做什么,
并且成为此领域的扛鼎之士。
这种天才,我们称之为国士。
天才易得,国士无双。
本文转载自“拾遗”
(ID:shiyi201633)
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