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参:冲锋在前、治国在后的二号开国功臣

原创 陈华 时拾史事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他是汉初二号功臣,更是曹操极度渴望傍上的大佬儿。作为刘邦的老乡,一本正经的他居然与流里流气的刘三相处融洽。在刘邦起兵后,他以近侍的身份走上了征战之路,凭着当典狱长练就的一身功夫,竟然屡次先登,攻灭了二国一百二十二县。最重要的是,老刘对他非常信任,让他成为韩信的帮手兼监工,使得兵仙也只能乖乖地为老刘打工。平定天下之后,他成为当之无愧的二号功臣,担任齐国丞相。在一号功臣萧何挂掉后,他顺利接班。那些年里,他喝了无数大酒,却没有耽误天下休息大计,百姓争着为他唱赞歌。他就是汉丞相、平阳侯曹参。

白脸曹操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讲究门阀的汉代,曹操出场时总不忘自报家门“俺是大汉相国曹参之后”,至于他那同样官高爵显的父亲、祖父反而很少提及。即便后来曹操颁布不论出身、唯才是举的诏令后,仍不愿忘记和曹参的瓜葛,可见他那个傲骄的先祖着实拉风。

智慧超群的曹操,并不知道后世有种基因技术,可以揭秘人类的繁衍过程。虽然今人无法确定曹操到底埋骨何处,但从众多曹操后裔与曹参后裔的基因比对中,人们基本可以排除二人之间有血脉传承,所以曹操实际上是冒为曹参之后。

尽管如此,作为一位开国功臣,在数百年后仍有人愿意自承其后,总也是一件乐事。

大汉丞相、平阳侯曹参从一个县中小吏,在数年间窜红为流量明星,进而以二号功臣的身份成为新兴帝国的执政者。曹参的励志故事虽然脱不了时势造英雄的干系,但他能够在乱世中奋身建功的风骨与业绩也值得我们追思。

小吏傍上无赖人生开始逆袭

曹参字敬伯,生年不详,泗水郡沛县人。曹参早年经历无从查考,只知道他最初是仕秦的,不过并没有多大作为,一直是沛县狱掾,相当于水浒中的神行太保戴宗曾任的押牢节级,顶天了就是个典狱长。不过秦朝法令严苛,人们动辄得咎,特别是楚地百姓,不习秦法,获罪者尤多。曹参作为狱官,吃了原告吃被告,小日子过得应该不错,也结交了不少朋友。

在曹参的朋友圈中,有两个人特别重要,一个是老混混刘邦,一个是主吏萧何。这两个人人品操守与做事风格截然不同的人,都与曹参打得火热。特别是在刘邦混上了亭长之后,几个人的关系就更铁了。刘邦没钱,哥嫂又不太待见他,经常找曹参蹭吃蹭喝,曹参对此丝毫不以为意,每每拉上萧何,不醉不归。

公元前209年的一天,还在典狱长任上兢兢业业的曹参听说了一个惊天的消息,好酒友刘季(邦)出事了。本来,刘邦押着沛县服役的百姓去骊山,不想却在路上开了小差,还带着他们中的一些人上山当了土匪。县令因为曹参与刘季平时关系不错,找他问过几次,曹参虽然以不知情遮掩过去了,但是个人都可以看出来,县令瞅向曹参的眼光颇为不善。这让曹参很不爽,私下里找萧何问计,萧何也很蒙圈,只是让曹参先静静。

没多久,由陈胜、吴广首倡的大泽乡起义便得到故楚百姓的热烈响应,县令大人也转变了想法,打算与刘邦合作干上一票,就听从曹参和萧何的建议让樊哙去召刘邦回来。

谁知县令是天桥把式出身,变脸比谁都快,担心刘邦势大不好掌控,就让人关上城门拒不迎接刘邦进城,还打算将曹参、萧何捉起来。二人闻讯赶紧出城找刘邦报信。刘邦索性杀进城中,干翻了县令。再之后,沛县父老公推刘邦为义军首领,原因嘛也有些无厘头,造反这事有点悬,还是让刘季这样的无赖挑头比较好,失败了也不用担心诛自家九族。至少曹参和萧何两个文化人一开始是这样想的。

中国的事就是这么邪门,很多时候学问越多越不成,反而是江湖混混更吃得开。被推举为沛县县令的刘邦依楚制自称沛公,顺民意,设祭坛,树赤旗,以赤帝子自居,很快就招募到三千壮勇。看来,天下苦秦久矣真的不是一句戏言。

看着昔日蹭酒喝的无赖刘邦有模有样地担纲了义军首领,这让曹参不免有些恍惚,这还是那个自己认识的刘三哥吗?想起以前关于刘邦的一些奇异来,曹参不禁暗想,莫非刘季真有天命吗?若真是如此,自己必当助他成就一番事业,才不枉了此生?

一路打怪升级的破敌先锋将

中年油腻大叔刘邦起事之初,也不懂啥典章制度,就让曹参以近侍中涓的身份护持在自己身边。作为老朋友,刘邦知道曹参文武双全,可惜一直没有用武之地,这才屈尊做了一个小小的典狱长。有这么一个厉害的打手护在自己身边,一旦造反不顺,也好有个保命之人。

大汉二号功臣曹参就这样走上了自己的征战之路。

造反之初的刘邦,人手有限,仅有的几个兄弟伙总是被他压担子。曹参因此成为包打前线的大忙人。他先是率军进击,在沛县所在的泗水郡里东征西讨,打败了郡尉率领的军队,攻下薛县、胡陵等地。

就在刘邦搞事的时候,那些六国贵族也没闲着。比如刚刚复辟的魏王咎就赶着来与刘邦抢地盘了。虽然刘邦祖上是魏人,自己也与魏国有些渊源,但现在是大争之世,谁也不肯让谁,因此,刘邦就派曹参反击魏咎。曹参率军进击叛降魏国的方与、丰邑,取得了一定战果。刘邦给曹参进爵七大夫(秦制)。

看到义军内讧,秦军将领司马夷决定火中取栗。曹参也不客气,在砀县东面击败秦军,随后夺下砀县、狐父和祁县的善置驿。越打越手热的曹参继续向下邑以西的地方攻击前进,直至虞县,与当时正在忙着扫平义军的章邯军队交上了火。

曹参如同初生的牛犊一样,根本不在乎章邯这尊大神。他先是率先登上了爰戚和亢父城的城头,因功进爵五大夫。然后又率军北援东阿城,再次遭遇章邯的军队,依旧不尿对方,毅然挥军攻克楚国旧都陈县。章邯此时的主攻方向当然不是刘邦这样的小角色,因此也没太在意,见到曹参是个硬点子,就自顾自地避开了。

曹参得理不饶人,率军追至濮阳,然后又攻打定陶,在旧卫之地搞风搞雨。在夺取临济后,曹参又在救援雍丘之战中遭遇了秦国三川郡郡守李由。李由是刚被赵高冤杀的秦相李斯的长子,见到义军势大,一面派人向章邯求救,一面组织军民死守。

曹参又一次冲在攻城队伍的前列,他可不认得死鬼李斯是谁,只知道眼前的秦将是自己的天大功劳,因此,他拨开如蝗的箭矢,冒死先登,率先杀上城头,与已身被数创的李由及其护卫展开死战,最终在雍丘西门斩杀李由。浑身浴血的李由死不瞑目,见者无不动容,就连暂时与刘邦搭伙的项羽都大受感动,命专人将李由尸体送回老家上蔡安葬。

就在曹参越打越嗨的时候,章邯却寻机攻杀了项羽的叔父、楚国的实权派大佬儿项梁。这对于义军来说,无疑是一次伤筋动骨的打击,饶是项羽这样的绝世猛将也受不了从小如父般照顾自己的叔叔阵亡的打击,与刘邦紧急率军东归。

刚刚复国的大楚朝堂就此迎来新一轮的权力分肥,沛公刘邦被楚怀王熊心任命为砀郡长。刘邦改用楚制,任命曹参为执帛,号建成君,不久又升任戚公,仍隶属砀郡。

曹参的打怪升级并没有因为升官发财而结束,反而因为秦军的反扑越发激烈起来。

曹参追随刘邦向东郡进发,与郡尉指挥的秦军在成武之南展开激战。对于这种小儿科的战斗,曹参毫不费力地就搞定了。之后,他遇上了秦将王离的部曲,两次将其击败。曹参不依不饶地继续追击败军,打到了开封城下,与秦将赵贲遭遇。曹参也不多话,挥刀就砍,赵贲没见过这么不讲究的敌将,眼见得不敌,只好退入开封死守。曹参一时攻不进城去,就一路向西扫荡秦军,很快就在曲遇打败了秦将杨熊的军队,俘虏了秦朝的司马和御史各一人。凭着此功,曹参升任执圭。

再往后,曹参回军与刘邦的大队会合,然后一起攻打阳武,拿下轘辕、缑氏等城,就此封锁住黄河渡口,然后再集结重兵二战赵贲,很快就在尸乡北面打败了他。曹参再度随同老板转头向南攻打犨邑,在阳城以东击破了南阳郡郡守吕齮的阵列。

昔日不可一世的秦军在曹参的手下居然变成了纸糊的,也不知是曹大将军威武,还是秦军真的被赵高胡亥玩坏了?

随着天下反秦的形势越来越好,公元前207年,刘邦响应楚怀王“先入咸阳者为王”的号召,采纳张良的建议,抄小路,走瓜田,从武关、峣关攻入关中,又在蓝田击败秦朝最后一支留守大军,兵临咸阳城下,最终敲响了灭亡暴秦的丧钟。在这些征伐中,曹参总是当仁不让地冲锋在前,自然是功劳大大的。

哪里不服打哪里的平叛小能手

公元前206年,面对项羽的强势,刘邦只好忍气吞声地改任汉王。曹参跟随刘邦进入汉军,被封为建成侯,任将军。曹参知道刘邦不会就此认输,一面安慰刘邦,一面训练士卒。

此后,刘邦拜韩信为帅,带领曹参等将杀回关中。曹参如同遇上第二春一样,活力满满地在韩信的指挥下,一口气攻取下辩、故道、雍县、斄县等城。

此时,反过味来的雍王章邯派弟弟章平率军反击汉军,刚好在好畤以南撞上曹参。曹参才不管他是名将章邯的弟弟,反正当年他连章大哥都打过,何况是章小弟。结果章平完败,曹参包围好畤,夺占壤乡。然后又在壤乡以东再败雍军,第二次包围章平。倒霉孩子章平只好突围远遁。曹参追之不及,遂进击老对手赵贲,毫不费力地将其打败。然后再度东进,轻松地攻下了曾被项羽严重祸祸过的咸阳城。

此后,曹参率兵驻守景陵,章平第三次前来送战功,与曹参对峙二十天后,被曹参出兵击败。刘邦见曹参屡败雍军,遂将宁秦(在今陕西华阴)赐给曹参作为食邑。

曹参在多次收拾三秦之兵后,又率军包围了废丘,逼杀章邯。之后,曹参以中尉的身份随刘邦兵出临晋关,到达河内郡,在攻取修武后,渡过黄河,东进至定陶,与项氏大将龙且、项他展开激战,胜之,然后一路横扫砀县、萧县等城。曹参曾在这些地方战斗过,如今故地重游,不胜感慨。由于此前老曹善待当地士民,故此人们非常欢迎他,攻城战打得一点也没难度。

不过,刘邦的好运却在随后逆转。项羽在从齐国腾出手来后,率领轻骑奔袭,汉国与诸侯联军大败。面对如同天神一样不可战胜的项霸王,很多骑墙派立刻变脸,站队楚国。如汉将王武在外黄反叛、程处在燕县反叛。好不容易喘匀一口气的刘邦收拾不了项羽,还能让几只小虾米如此欺侮吗?既然敢反叛,就要承受大汉之威。

刘邦派曹参以中尉身份讨平了王、程二将的暴走行为。还没等曹参回来缴令,柱天侯又在衍氏反了,既然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侯爷也敢造次,那就让专治各种不服的曹参好好修理一下吧。很快,曹参的大军就夺回了衍氏。

之后,曹参发挥连续作战的光荣传统,又在昆阳打了羽婴,在追击败军至叶邑后,又战武强,然后再攻荥阳。一通南征北战下来,曹参打得有板有眼,基本做到了哪里不服打哪里。

荡平大国如卷席的定海神针

对于个别将领挑起的小股反叛,曹参打起来得心应手,但是对于那些举国反叛的,曹参就不好搞定了。公元前205年,为了对付叛汉自立的魏王豹,稳固自己的大后方,刘邦任命韩信为帅率军平叛。

对于韩信这个人的军事能力,刘邦已然见识过了。可是对于韩信的忠诚度,刘邦不好把握,为了能够更好地操控韩信,刘邦派自己的脑残粉曹参以代理左丞相的身份,协助韩信。对此,韩信没有太多计较,毕竟自己与刘邦不是老铁,大老板派曹参来掺沙子也有情可原。再者说曹参可不是吃干饭的,用好了绝对是个帮手,而且崇信黄老的曹参也不喜欢争权夺利,比较好相与。所以,在韩信横扫列国期间,两人的合作毫无违和之感。

就在韩信成功骗过魏王豹,渡过黄河之后,曹参率军一路向东攻击前进,在东张地区一头撞上魏国将军孙遫。孙遫这货人如其名,来得快,败得也快。击败孙遫的曹参乘势进攻魏国的都城安邑,在路上又顺手牵羊地抓住了魏将王襄,之后,曹参又追着疲于奔命的魏王豹,直到武垣城,才捉住了这个叛变专业户。再之后,汉军夺取平阳(在今山西临汾),将在这里避难的魏王豹母亲、妻妾及儿女一勺烩。当然,那位后来与刘邦春风一度生下汉文帝的薄姬也幸运地成为了战利品。这一战让魏国的五十座城邑尽入汉家。

刘邦没想到堂堂魏国如此之快就易主了,非常高兴,当即下令将平阳赐给曹参作为食邑。

搞定魏国之后,韩信又将攻击目标瞄上了貌似强大的赵国。彼时赵国的实际话事人是陈余,这货坐拥二十万军队,却只知道凭借井陉天险据守,希望能够学赵国先贤廉颇、李牧,熬死当面之敌,全然不知那是敌强我弱下的权宜之计。彼时,陈余最好的对策是如李牧之孙李左车建议的那样,正兵拒敌,奇兵断粮,如此一来,汉军必败。可惜,陈余根本不听良言,注定成为韩信建功的垫脚石。

不过,韩信并没有急着去对付志大才疏的陈余,他先是带着曹参攻击赵国的小弟代国。代国的国君就是陈余,因他一直坐镇赵国,所以代国的事务皆由代相夏说负责。听到汉军来犯的消息,这货也不掂量一下对方的实力,竟然凭着一股血勇,杀将上来,那不是给兵仙送人头吗?曹参立刻冲上前去,分分钟教夏说学做人。看着如此不禁打的代军,韩信没了兴趣,就留下曹参继续攻伐代国,自己则和陈余的老冤家张耳移师伐赵。

曹参先是用最快的速度追上败逃的夏说,让他领了盒饭后,又回军包围了赵国派出的援军。赵国虽然派出了数万援军,但带兵的戚将军却很LOW,面对曹参除了死守,就是跑路,哪有一丝一毫的战力,最终被曹参追上一刀了事。

之后,曹参听说刘邦与项羽打得极不顺手,就带着自己的部队开赴敖仓前线助战,结果,这支经过胜利洗脑的精锐部队很容易就被直接划转到刘邦麾下,补上了刘邦因此前战败欠下的大窟窿。

曹参为刘邦填上窟窿后不久,又去和韩信搭班子了。此时的韩信正准备东击齐国,曹参以左丞相的身份成为其麾下重将。韩信听从蒯彻(通)的建议,利用汉齐和谈之际,进军疏于防范的齐国军队。对于韩信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战法,曹参并没有出言劝阻,或许在他心中,军功更重,对于使者凭着三言两语就攫取功劳同样不屑。

公元前204年十一月,曹参一马当先,在历下击溃了齐国大军,顺利攻入齐都临淄。然后又回军平定济北郡,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大呼上当的齐王与项羽的大将龙且合兵,纠集二十余万军队对抗韩信。韩信与曹参密切合作,水淹骄狂的龙且。楚齐联军大破,龙且阵亡。随后,曹参率军扫荡齐国残余势力,一举攻取七十余县,齐王田广被迫自杀,齐地尽降。

后来,韩信做了齐王,领兵南下与刘邦共灭项羽。曹参则留下来继续搞定齐国,这可谓刘邦的最大算计,县吏出身的曹参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极会做人,凭着自己的一番水磨功夫很快就让齐人信汉不信韩,这为后来刘邦轻而易举就将韩信由齐王变为楚王打下了基础。

在短短两年间,曹参就在兵仙韩信的指挥下,身先士卒攻灭魏、齐两个山东大国,收取了一百二十余座城邑,从东、北两面完成了对楚军的战略包围,兵锋直指楚都彭城,有效地牵制和分散了楚军,减轻了汉军正面战场的压力,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为刘邦赢得楚汉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甘于寂寞与民休息的萧规曹随

项羽已死,天下初定。公元前201年时,刘邦分封列侯的爵位,曹参以军功卓越位列第二,封平阳侯,食邑一万零六百三十户,仅在酂侯萧何之下。

对于这种涉及切身利益的封赏,尽管刘邦金口一张满世界忽悠,说萧何是功臣,别人是功狗(彼时狗还没有后世那么强的贬义),所以功居第一,这让那些亲冒矢石、百战功成的将领如何会心服呢?至少,曹参对老友萧何就有些不服,据说二人还因此生出嫌隙。幸好,作为老友,二人并没有因此耽误正事,只是见面后不搭理,闲暇时不聚餐罢了。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二人故意做出一些不和的样子来,好让刘邦这位大老板放心,毕竟臣子太过心齐,君主就不好驾驭了。这正如萧何晚年自污一样,都是功臣自保之计。反正,萧曹二人相知甚深,指定不会步了陈余、张耳凶终隙末的后尘。

刘邦在将韩信调封楚地后,先是将齐国划为郡,不久又将早年与人私通所生的庶长子刘肥封为齐王。担心孩子年轻不谙政务,刘邦就让曹参为齐国相国,辅佐刘肥治国。

此后,曹参一面处理齐国政务,一面还要承担诸侯国的义务,特别是带兵跟随刘邦消灭那些敢于造反的异姓诸侯。比如,公元前197年,当手握北疆重兵的陈豨举兵反叛后,曹参立刻奉命加入到刘邦亲自挂帅的豪华版平叛大军之中,亲自打败了陈豨部将张春。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叛乱,曹参又跟从刘肥一起率领齐国的十二万大军,与刘邦合击英布,一路向南打到蕲县,然后回军平定了竹邑等数县。

刘邦驾崩后,曹参继续留在齐国。此时汉朝的实际话事人变成了吕太后,她担心诸侯国的相国权力过大,因此下令将相国改为丞相。曹参从此变成了齐国丞相。

打了十多年仗的曹参好不容易闲下来,就开始琢磨如何治理齐国。作为一个拥有七十余座城邑的大国,要想迅速恢复战争创伤,重现昔日辉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曹参召集了一些齐地名士,向他们请教治国之方。众所周知,齐国曾是稷下学宫所在地,这里虽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听着眼前诸人口若悬河的忽悠,曹参不久就一个头两个大。

曹参无奈地送走诸人,只想一个人静静。这时,有人告诉他,胶西有位盖(gě)公,崇尚黄老之说,颇有些道行。本来在楚地对黄老之说就很感兴趣的曹参听后大喜,立刻命人重礼相请。盖公见到曹参后建议道:“如今天下疲弊,不宜过度折腾。唯有崇尚黄老之说,自然无为,与民休息,才能贵清静而民自定。”

对于盖公的建议,曹参心有戚戚焉,立刻下令腾出自己的办公室正厅,请盖公住在里面,以便随时请教,同时也向齐人表明自己的态度。

此后,曹参在齐国执政的主旨就是黄老学说。九年间,齐国不大盖楼堂馆所,不大建形象工程,不强迫百姓超期服役,一切都以不违农时,不增民扰为要,很快就让这个经济基础较好的诸侯国恢复了活力,成为天下各国的标杆。齐人都说自己摊上了个好领导,日子有奔头了。就连刘肥也因为信奉黄老学说,不怎么爱整事,所以没有引起吕太后的过多注意,安安稳稳地以刘姓诸侯王大哥的身份得以善终。

公元前193年,汉相萧何在临终前,向吕太后和汉惠帝推荐曹参继任。这也是刘邦的政治遗嘱,吕太后娘俩儿并没有反对,就命人快马前去齐国传命。

此时,远在齐国的曹参已经知道老友去世的消息,他强忍悲痛地对门客们说:“尔等速速收拾行装,很快我就要入朝为相了!”不久,朝廷特使就来传召曹参进京。

曹参马上要走了,年事已高的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回齐国,因此对自己的接班人嘱咐道:“请你务必处理好刑狱之事,并管理好市场!”继任者不解地问:“治理齐国就没有比这两件事更重要的吗?”曹参说:“不是这样的,狱市这些事,往往善恶难分。如果你管理得好,那自然向善,反之,坏人丛生,将不利于齐地的稳定与繁荣。故此,我希望你能把这两件事摆在前面处理。”

到了长安后,曹参并没有搞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一套惯常操作,更没有人亡政息,而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一切都按照萧何制定的办法执行。为了保证将前人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他还下令从各郡国挑选出一批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任命他们为相府属官,负责监督地方执行萧何的政策。对于原先选出的官吏,一旦发现他们中有追名逐利或另起炉灶者,立刻让他们卷铺盖走人。

曹参对于属下官吏们的细小过失,往往以人老眼花为由,轻描淡写地为之隐瞒。下属们自然感恩戴德、相安无事。

在日常生活中,曹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找人喝酒。虽已老迈年高,但酒精考验的曹参仍是不喝高了不痛快,而且每次喝高了还放任属下大呼小叫,毫无体统,这让那些讲究礼法的儒家非常不满,就找上门来进谏。哪知道,曹参还没等喜欢绕圈子的儒生开口,就好酒好菜地招呼,最后那个企图劝谏的家伙反而不胜酒力、不知所云了。

这些事传入宫中,汉惠帝非常不解,不是说曹相国是与父皇一起开基创业的铁哥儿们吗?为何对朕的江山如此不上心,莫不是嫌俺对他不够尊重吗?想不明白的汉惠帝就派自己的近臣、曹参之子曹窋前去问个明白。哪知道曹窋才提出问题,一向对人和善的老父亲竟然翻脸了,立喝属下将儿子叉出去打屁股。众人当然不会真打,只是虚应故事,不过也将没见过啥世面的少主吓得够戗。

听了曹窋的回报,汉惠帝决定不绕弯子了,直接让人召入曹参追问原由。看着气呼呼的小皇帝,曹参打着酒嗝问道:“陛下以为自己比高皇帝(刘邦)如何?”汉惠帝一听就愣了,不好意思地回答:“不若也!”曹参接着追问:“陛下以为臣比之萧相国如何?”汉惠帝想了想道:“打仗强些,治国弱爆!”

听了皇帝的话,曹参不气反喜道:“既然我们君臣皆不如高皇帝和萧相国,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变更他们的国策呢?既然我们不用为重新制定国策操心,为什么不能多喝两杯呢?”汉惠帝咂摸咂摸嘴,觉得自己好像被曹参绕进去了,可又不知道如何反驳,只好说:“曹窋虽是您的儿子,但却是奉朕之命前去问询,相国为何不给他留点面子!”曹参忙请罪道:“老臣冒犯天子,请天子处罚。只是国策既定,绝不能轻易变更,否则吏民惶恐,天下难安!”汉惠帝本就是个软懦性子,见事情说开了,也不好再作计较。

这个故事就是后世休养生息的经典案例“萧规曹随”。在农业社会的上升期,一切事务平稳前进,只要不瞎折腾,很快就能满血复活,萧规曹随自然成为缓解战争创伤的良药。曹参没有因为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而变更前人成法,始终耐得住寂寞并坚定不移的与民休息,难怪成为后人眼中可敬的良相。尤其难得的是,由于曹参始终坚决贯彻刘邦、萧何开创的诸多稳定政治、发展经济的惠民政策,也让汉室能够深入人心,从而避免了外姓的觊觎。

曹参担任大汉相国虽然只有三年时间,却极有存在感,不得不说是个奇迹。与那些久居高位特爱折腾的相国们相比,这个吃好喝好、与人为善,与民休息的相国真是太可爱了。

公元前189年,曹参死于任上,天下吏民为之伤痛。汉惠帝下旨哀悼,并追谥为“懿”。他的儿子曹窋继承了爵位。到了曹参曾孙曹时继任平阳侯后,娶了汉武帝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却死在公主的前面。守寡多年的公主又嫁给了自己的家奴、大将军卫青。这个插曲并没有影响到曹氏平阳侯的传承,直到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爆发,时任平阳侯的曹宗由于参与戾太子刘据兵变被杀,国除。之后,又经过几起几落,到了东汉章帝时,曹参后人绍封为容城侯。容城一脉在曹魏篡汉时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曹操认祖归宗的缘故得以昌盛一时,直到司马氏上台后,曹家的世代荣耀才就此消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曹参:冲锋在前、治国在后的二号开国功臣》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view Your Cart
0
Add Coupon Code
Subtotal
Total Installment Payments
Bundle Dis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