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免费领取52本精读好书
来源毯叔盘钱(ID:bigmoneyball)
算起来,我已经五六年没回家乡了。
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听说我回来,都挺高兴,非要张罗一个饭局,大家一起聚聚。
他们热情地叫上这个又叫上那个,最后凑了一桌八个人,除了我,还有四男三女。而这其中有些人,我都将近二十年没有见过了。
发小重聚,我打心底里期待,毕竟我们这八个人,从小就是一个大院里一起长大的,年纪相仿,父母也熟识,上的是同一个幼儿园、同一个小学,还有好几个人和我一路上了共同的初中、高中,简直就是彼此年少时代的青春印记。
可真的见面后,内心却五味杂陈。
二十年的岁月横亘其中,太多人生的分水岭清晰可见,太多焦灼复杂的情绪夹杂着酒精喷涌而出……
很多感触,一言难尽。
在时间洪流的冲击下,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我尝试着捋一捋。
我和我这七个发小,从小在一个大院长大,父母都是同一所学校的同事或工作人员。
正因如此,从很小时候开始,我们的人生就被父母灌输了统一的路径——
好好学习,考大学,读得越高越好,然后去一线城市知名企业工作或者去国内外大学当老师。仿佛世上只有这两条金光大道。
年少的我们一窝蜂地朝着这条路疯跑,但跑着跑着,就跑出了分叉…
有人做了老板,有人成了打工人,有人进了体制内,还有人失了业。
对了,还有一个这次没来的,年少时总和我们一起玩的学霸H,最好地践行了长辈们所期待的路径,一路在海外大学念到博士,然后定居在了美国,常年都不回来,父母生病都无能为力。
男生B从小学习就不好,只爱打篮球,再就是和朋友们一起厮混。父母一路花钱把他送进了重点初中和高中,可高考也只考了个边缘二本。
大学毕业,父母找关系送他进家乡银行工作,他干了两年,辞职不干了,拿着父母给他买婚房的钱,开了一家少儿体能俱乐部。
父母伤心,同事嘲笑,可没想到,乘着素质教育体能教育蓬勃发展的东风,他真的把俱乐部给干起来了。
这次聚会,他和我们介绍,自己已经开了四五家分店,少儿篮球、足球、网球、游泳、高尔夫一应俱全,请的教练还有国家退役运动员。
他的体育天赋、热络活跃爱张罗的性格、在银行积累的财务知识,都被他给盘活了。
“哥们儿活了这些年,总算是找到自己的使命了!”男生B和我们骄傲感慨。
她高考没考上大学,在杭州读了个大专。读大学时,正赶上电子商务兴起,杭州又是最先嗅到气息的地方,她那个时候就和同学一起折腾了个网店卖衣服。
后来毕业了,她把网店一转手,看到了淘宝的商机,又开始干起了店铺优化的业务。
这些年,她从一个人,到几个人,再到成立公司,一直围绕着电子商务在折腾,现在还做起了直播带货。
她和她的合伙人结了婚,还生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她和我们说,两个女儿从小就爱玩卖货游戏,搞不好长大后要继承她的生意。
年少时,我们总以为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人生就彻底完蛋了。
但真的一路走下来,才发现抵达幸福的路径从来都是多种多样。
没有谁的人生值得被羡慕,也没有谁的人生能够被低估。
但这一切的前提一定是你找到适合自己走的路,建立好自己的价值体系,然后用心地坚定地走下去,不要中途放弃。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如B和G一般过得风生水起,我们几个发小,大多数过的还是普通人的生活,免不了普通人的愁苦与忧伤。
可没想到,饭局间牢骚与抱怨最多的,却是年少时学习最好的两个朋友。
男生A和我一直是小学、初中、高中的同学,走的是典型的学霸路线,高考考进了名牌大学,让他在大学做后勤的父母很是风光了一把,毕业后听说他留在了上海工作,我们都很多年没见到他了。
这次一见才发现,他明显比我们同龄人苍老许多,头发已经白了一半。
他和我们坦露,本来毕业后进入大公司干得不错,但为了筹钱买房,他听信了一个老板画的大饼,跟着那人合伙创业,指望着紧跟全民创业的热潮,赌一个上市一夜暴富。
没想到,拼死拼活干了好几年,公司所做的业务因违规被重金处罚,经营不下去倒闭了。
而他自己呢,不仅把买房的钱都赔上了,欠了一身债,还落下了不好的名声,再找工作困难重重,现在只能在一家家族企业打工。
开始考国考,后来又考省考,再后来跨省考,考了三年,终于去了山东一个清水衙门当上了公务员。
作为基层公务员,他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处理烦琐事务,级别也始终没升上去,每个月只能拿着几千块的工资养家糊口。
我们都劝他干脆离开体制内,可他想来想去,实在想不出自己还能干啥。
这种感受我很理解,本质上说,我们都是同一类人,用现在流行的词叫“小镇做题家”。
我们都太执迷于当年父母为我们营造的“考上好大学就有好工作,然后升职加薪迈上人生巅峰”这个环环相扣的故事,却不知道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是结局,只是开始。
年少时成绩好,是福气也是桎梏,它让人心气太高。
殊不知生活和考试的一大差别就是:最佳答案往往在选项之外。
长此下去,社会中一些关键节点的机会,就错过了。
再加上,小镇做题家通常无法得到来自家庭的经济和社会关系上的支持,也让每一步都走得更加艰难。
负面循环一个接着一个,摧毁了天之骄子们曾经的自信和笃定,戾气重、怨气深也是必然的结果。
和物质有关,更和欲望有关
你发现了吗?
多年后重逢的老友聚会上,总有人呼朋引伴,也有人怨声载道,但更多的人属于那种静静地看着大家,不多言语,却心如明镜的人。
这也和很多人提到过的“U型分化”不谋而合。
一群朋友中,总会分出几种人:
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好,野心和欲望也特别强的人,发展总是不错,但情绪容易大起大落;
那些家庭条件不好,但野心和欲望很强的人,不管过得怎么样,内心总是不平衡;
而那些不管家境、学业如何,欲望平淡,没什么野心的人,倒总是过得最为自在,情绪最为平和。
比如这次发小聚会,就是我们一直在老家的男生C张罗的,他也是和我关系最铁的哥们儿,这么多年也没断了联系。
聚会那天,他走着走着就来了,穿着一件朴素的羽绒服,手里拎着个袋子,装着给大家带的水果。
听大家壮怀悲切或坦陈心声,他就一直默默地给大家倒酒。
一直到大家问起他的情况,他才和我们说,他今年刚升了职,还挺知足的。
家里的娃小学四年级,学习好又会关心人,老婆也很温柔,放假时他们一家三口就到处去玩,这种小日子他还挺享受的。
至于未来,他说他没多想,走一步看一步,时刻保持对行业的关注,再找机会。
上学的时候,F长得漂亮性格又好,我们大院就好多男生追她。毕业后,学美术的她去了深圳,在一家4A公司工作。
每次看她发的朋友圈,都特别有生活气息。
前几年她结了婚,接连生了两个娃,就全职在家带娃。我本以为她会被琐碎生活折磨不堪,没想到这次见到还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
她和我们说,这几年她一边带娃,一边给娃画绘本,孩子带得不错,在网上发的绘本还吸引了一波粉丝。
这些信息,让我欣慰,让我开心,也让我能够获得价值。
很多人都提到过一句话“悲观使人正确,但乐观使人成功”,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从小受传统的社会标准影响,执着于竞争PK,执着于输赢,执着于不断追求更多更好,却忘记了自己的价值。
这里我所说的价值感,不是你比别人多得到了什么,有多成功,而是你自己的快乐、你自己的成功在哪里。
找到这个,很重要。
酒过三巡,我们这八个多年不见的发小,都进入了微醺状态,也开始坦露更多、更真实的自己。
开体能俱乐部的B开始不停地给升职的C敬酒,打听一些小道消息。
做电子商务的G则拉着创业失败的老友A,咨询起互联网小程序的技术问题,还向他炫耀起在杭州新买的大house。
女生E和F交流起育儿经验,只听到E不停地高声吐槽自己不争气的老公。
山东做公务员的D,则来到我身边,询问我有没有什么创富机会和稳赚不陪的理财产品……
好吧,这场发小二十年后的重聚,也终归沦落成了充满功利和势利的社交应酬。
只听到自己的声音被夹杂在韩式烤肉的滋滋声中,孤单又刺耳……
老友B看我情绪不高,端起酒杯敬我:“大金融家,咱得往前看,以后咱哥们儿间互相能帮得上的地方多了去了……”
“是是是……”我应和着一饮而尽。
讲真,发小们这些年的感情当然还是在的,每个人也都那么亲切和熟悉,但究竟是哪里变了呢?
耳边不由得飘过宋代刘过的一首词: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是啊,你本想见见那些人,怀念一下自己的青春,结果却发现,那些人早就与你的青春无关了……
年少时,我们每天一起挥霍青春,一起壮志踌躇,分开的时候也约好了“归来仍是少年”。
但也就几年时间过去,昔日的约定就全都忘记了。
一群俗气的中年人,开始在酒桌上谈论起股票与基金,吹嘘起房子和车,吐槽起老婆/老公和工作……此情此景,就和平时那些空虚无聊而又无处不在的饭局一样,看不出一丝差别……
我突然意识到,人这一生其实是有阶段性的,事业如此,感情亦如此。
我们之所以怀念某段时光,很大程度上是在怀念那段时光的自己。然而生命川流不息,人不会再回到过去,我们唯一拥有的仅是对于过去的回忆。
回忆之所以美好,最大的地方就在于,它只能是回忆。一旦过了那段时间,你试图再去还原回忆中的人和事,回忆本身就会变得廉价了。
相见不如怀念,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八个共同长大的老家发小,聚了一晚上,喝了很多酒,也聊了很多话,大家踉踉跄跄出门的时候,彼此给对方的拥抱都是真的,说出口的那句“来年再聚”却被呼呼的大风吹散在了空气里……
毕竟,再亲密的伙伴,也早已被二十年的时光河流冲刷成了各自不同的模样,再谈志同道合已是奢望,再忆旧时情谊也是枉然。
我一个人默默停在原地,看着他们慢慢走远,心里想说的话有很多,最终还是轻轻道了句:
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