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心理学巨头之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坎坷人生

他天生患有佝偻病,4岁才会蹒跚走路。

他亲眼目睹弟弟死亡,接连遭遇两次车祸,5岁因肺炎差点丧生……

接二连三的灾难中,他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并成为一代心理学大师。

这一切,都要感谢父亲的鼓励,和一句让他铭记一生的话。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这位主人公,名叫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上世纪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大师,与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齐名。

他的一生可谓励志典范。他也根据自己的经历,创造出一套”个体心理学”理论,激励了全世界的人,有人甚至尊他为”心灵鸡汤鼻祖”。

 

 

1870年2月,阿德勒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人家。

 

 

他的父亲,是一位经营有道的谷物商人;母亲热爱艺术,歌声婉转动人;他的哥哥聪明强壮,是当地的”模范儿童”。

 

 

你或许会觉得,阿德勒是多么幸运,出生在这样完美的家庭里。

 

 

实际上,阿德勒的童年时代,噩梦简直接二连三。

 

 

15岁的阿德勒

 

 

他天生患有佝偻病,从小要遭受矫正的痛苦,直到4岁才会蹒跚走路,这导致他的身材畸形、瘦小,成年后也不到1米6。

 

 

他在3岁的年纪,亲眼目睹自己的弟弟,在他身边因病夭亡。

 

 

他5岁时因肺炎病倒,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听到医生对父亲说:”你的儿子快不行了。”

 

 

幸运的是,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接着,他又被车撞了两次,勉强逃过了鬼门关。

 

 

生命初始,便要屡次面临死亡的严酷,这让阿德勒立志要当医生。

 

 

不过,他畸形、丑陋、瘦小,有着强烈的自卑。

 

 

尤其在哥哥面前,他简直自惭形秽。

 

 

他的哥哥天生漂亮、强壮,走到哪里都招人喜欢。相比之下,他感到自己是一只丑小鸭。

 

 

阿德勒记得最早的一件事,是在他4岁之前。

 

 

那时,为了治疗他的佝偻病,医生用绷带紧紧地将他绑在椅子上,让他动弹不得。而活泼健康的哥哥,就在他的周围蹦蹦跳跳,来去自如。

 

 

他也想跑,也想跳,也想象哥哥一样,有着健壮的四肢和无尽的活力。

 

 

可是他每动一下,都觉得极度紧张、浑身酸痛,仿佛小鸟失去了翅膀。

 

 

四岁时,他终于结束了漫长的治疗,能够下地蹒跚地走路了。

 

 

他渴望走向这个世界,战胜一些困难,追赶他的哥哥。

 

 

然而,他却感到永远是哥哥的配角,为此自卑难过。

 

 

不幸中的万幸,父母十分疼爱阿德勒。尤其是慈爱的父亲,看出了儿子的低落,一直鼓励他,告诉他不要灰心。

 

 

在父亲的支持下,阿德勒鼓起勇气,开始了艰难的求学生涯。

 

 

一开始,阿德勒在学校屡受打击。他自觉相貌丑陋,不受老师的喜爱。

 

 

几次考试下来,他的数学总是不及格,成了班里的差等生,更是被老师和同学嘲笑。

 

 

老师甚至找到一位做鞋师傅,并告诉阿德勒的父亲:”还是让你儿子学点儿手艺吧,当个做鞋工人也能有口饭吃。”

 

 

父亲严词拒绝了老师的建议,并坚决让阿德勒继续学习。

 

 

回到家里,父亲慈爱地抚摸着儿子的头,说:“好儿子,你不要相信任何事!坚决不要相信!”

 

 

父亲这句话蕴含深意:不要相信宿命,不要相信别人的评价,不要相信残疾会阻碍你。你唯一要相信的,就是自己的渴望,就是自己的潜力!

 

 

这句话,从此深植在阿德勒的心里。每当遇到困扰,每当自卑汹涌而来,他都想起父亲的这句话:“你不要相信任何事!坚决不要相信!”

 

 

他开始加倍努力学习,生活的希望渐渐萌芽了。

 

 

一次,他居然解开了一道数学题:这是一道非常难的题目,就连全班最好的学生,甚至老师也很难解开。

 

 

在那一刻,连阿德勒自己也惊讶了。父亲是对的!原来他自己的潜力,竟然连自己都没有察觉!

 

 

此后,阿德勒的成绩突飞猛进,多次成为班级里的第一名。老师和同学不仅不再嘲笑,还将他视为一个天才。

 

 

中学毕业后,阿德勒如愿以偿,进入维也纳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成了一名优秀的医生。

 

 

后来,他在维也纳一个普通街区,开设了一家诊所,接待的大多是贫苦的下层百姓。

 

 

阿德勒与孩子

 

 

在诊所附近有一个马戏团,因此阿德勒的诊室里,经常有矮小的侏儒、身体畸形的演员看病。

 

 

在这些底层人、残疾人的身上,阿德勒看到了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和阿德勒一样,也有根深蒂固的自卑,却也正因这种自卑,反而激发了坚强的意志,这种精神让阿德勒感动。

 

 

这段时间的治疗,深深地触动了阿德勒,也让他开始了对精神领域的研究。

 

 

1897年,27岁的阿德勒,邂逅了此生真爱。

 

 

她叫罗莎,是来自俄国的留学生,美丽、健康、聪慧,就像一抹明媚的阳光,照进了阿德勒的心田。

 

 

阿德勒爱上了罗莎,可沉重的自卑感,又让他望而却步了。

 

 

罗莎像一朵娇艳的玫瑰,而自己却像沙漠的仙人掌,她会喜欢这样的自己吗?

 

 

这时,他又想起父亲的话:”你不要相信任何事!坚决不要相信!”

 

 

是啊,他曾因为相信别人的评价,差点儿成为一个小鞋匠。

 

 

如今,他难道要相信命运,然后错过一段姻缘吗?

 

 

阿德勒开始大胆表白,没想到罗莎居然没有拒绝。原来,她早就注意了这个乐观、踏实、智慧的才子。

 

 

不久后,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在婚后生下4个儿女,婚后生活十分幸福美满。

 

 

阿德勒的妻子罗莎和4个孩子

 

 

阿德勒乐观、积极的态度,也影响了自己的孩子们。4个儿女成年后,个个有所建树,成为心理学家或作家。

 

 

阿德勒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很快引起了一个大人物的注意,这个大人物就是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

 

 

1902年,阿德勒接到了弗洛伊德的邀请,参加了其创办的一个讨论小组,成为该研究小组的成员。

 

 

然而几年之后,阿德勒便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因为他不赞同弗洛伊德的某些理论观点。

 

 

弗洛伊德强调性驱动力、潜意识,而阿德勒更强调意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通俗地讲,弗洛伊德注重人的内部动力,而阿德勒坚持内外动力同样重要。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

 

 

于是,几年之后阿德勒另立山头,创办了”个体心理学”流派。

 

 

阿德勒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关于”自卑”。他认为,人天生都会有自卑情结,而为了追求优越目标,自卑就成了人们前进的动力。

 

 

他的学说,比弗洛伊德更为积极向上,因此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阿德勒因此受邀四处演讲,成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代大师。

 

 

他关心底层人士,关心儿童教育,为此大力宣讲他的学说,受到了群众的爱戴。

 

 

巡讲中的阿德勒

 

 

1937年,年逾花甲的阿德勒,仍奔波在巡讲的路上。

 

 

5月的一天,他匆匆走在苏格兰的街头,突然一头栽倒在地。

 

 

不久后,他便因心力衰竭离世,终年67岁。

 

 

他临终前一直微弱地呼唤:”库尔特……”

 

 

这是他最疼爱的女儿的名字。

 

 

后来,她成为父亲”个体心理学”理论的优秀传承人。

 

 

一段人生一段故事,希望我们也能书写出自己精彩的故事,而不枉此生,感谢大家观看,我是感性的书柜。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view Your Cart
0
Add Coupon Code
Subtotal
Total Installment Payments
Bundle Discount